蘇教版第一冊識字2教學設計與課后反思
通過小組討論、小記者采訪等不同形式讓學生再現生活,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明白早晨生活的重要性,從而懂得珍惜時間。 教后反思:在現代化教育日新月異的今天,課堂上運用多媒體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特別是公開課的教學,幾乎每堂課都有用課件,似乎沒有運用課件會成為一種缺憾。課件直觀形象,能使一些抽象的事物變得通俗易懂,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可是課件運用不當,會給人華而不實的感覺。從網上下載課件往往會被牽著鼻子走,自己制作課件卻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有時不僅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甚至會成為課堂教學的“絆腳石”,這一點在這堂課我深有體會。
為了讓學生學得扎實又有興趣,在教學設計時我用童話的形式貫穿課文的始終,還設計了不同梯度的朗讀和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有開火車讀檢查學生讀準字音的情況,有互動對話,有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個性化朗讀,有讓學生一邊聲情并茂地朗讀,一邊展開聯想和想象,在頭腦中“過電影”等,還通過講故事、表演、小記者采訪、猜詞游戲、邊唱邊跳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讀和活動中品味韻文,寫好生字,懂得珍惜早晨的時間,達到文道結合的效果。
在教學設計上我沒有花太多的時間,但在課件方面我卻花了很多精力,課前,我通過許多網站查詢和下載了相關的資料、圖片、音響等。而我萬萬沒想到上課時課件打不開,當時很多人聽課,我一慌神,便影響了整堂課的教學效果。現在想想,即使我把課件用上了,它又能發揮多大的效果呢?而我在課堂的始終都被課件所累,這樣值得嗎?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深刻的教訓,也希望大家能得到借鑒:恰當地運用好課件,不要讓課件成為課堂上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