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語文味的課堂——聽張曉華老師《認一認3》有感
張老師是位從來沒教過一年級的男老師,他一直帶中高年級,可是聽完張老師的課堂,仿佛張老師就是一位長期執教低年級的語文老師。他非常有親和力,他的課堂充滿生機,充滿活力,充滿語文味,有張力,有學法指導,有發展的空間,有深度,有力度,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課堂。
我從張老師的課堂上學到了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收獲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習慣培養,巧妙融合。
開課伊始,就見黑板上有1到5的序號,等起立喊過后,老師就用拍手小游戲引導孩子進入課堂,在游戲中,張老師巧妙引導孩子們坐端正。只見張老師掃視全班孩子,哪一個組的孩子全部坐好,獎勵一顆五角星,孩子們立即一個個端正地坐好!于是五個序號下面分別有一顆五角星。老師在學生全部端正坐好后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獎勵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孩子們養成好習慣!可見習慣培養扎實到位。在引導孩子們讀書的環節中,老師也注意引導孩子說,打開書37頁,小小手,放放好等。每一個細節都讓我們感受到,張老師將習慣培養巧妙地融合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
二、學法指導,切實有效。
教者在教學中,非常注重引導學生總結學法。在學習“rì”這個音節時,老師問:學習漢字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試圖引導孩子明白看圖是識字的一種方法,在學完前四個字時,老師引導孩子們總結,識字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讀拼音識字,一種是看圖識字。在自學完下面的四個字,讓孩子自己說認識哪一個字,老師還不忘鞏固學法。問:你是怎么認識的?孩子答:看圖片認識的。顯然,孩子已經掌握了看圖片認識字的方法。這樣指導學法,鞏固學法,真好!
三、識字方法,靈活多樣。
教者在引導孩子識字過程中,采用多種形式,妙趣橫生。如,學習“日”老師通過猜謎語的方法引出這個字。在復習鞏固時,又采用孩子們喜歡的唱兒歌和找朋友的游戲,讓孩子們在玩中鞏固識字,效果顯著!學習“星”后,出示九大行星,孩子邊看行星圖,邊鞏固剛學習的“星”,更讓我覺得非常好的是這里的九大行星的名字,很多字是前面認一認中學過的,這里既起到了前后聯系,溫習鞏固舊知,又起到學習新知的作用,這樣的設計真好!學習“風”,老師引導孩子猜各個季節的風。孩子們看著鮮活的畫面,加上老師的優美的語言:暖暖的,燕子出來了,是什么風?熱熱的,汗很多,是什么風?……孩子們猜出是春風,熱風,秋風,寒風。這樣的猜很有意思。這樣靈動的畫面,這樣精彩地點撥,怎能不吸引孩子?我想,這些畫面,這些季節的風,一定在孩子們的頭腦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四、說話訓練,循序漸進。
說話訓練是本節課的發展目標。張老師很好的利用圖畫,引導孩子們說話訓練,孩子們在課堂上想象豐富,語句生動具體,這是為什么呢?那是因為張老師在課堂上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注意循序漸進。
[精彩回放]
(師出示月亮圖)
師:月亮彎彎的,像什么?
(彎彎的月亮像香蕉,耳朵,搖搖船。)
師:回答得真好!月亮也有圓圓的。圓圓的月亮像什么?
生:圓圓的月亮像球。
生:圓圓的月亮像西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