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教學反思
一、揭題激趣,感受古詩美。
新課一開始,教師可出示采蓮圖給學生看,請小朋友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你喜歡這幅圖嗎?為什么喜歡?待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可充滿感情地對學生說:“江南是個好地方,這里的孩子可以劃著小船,來到湖面上采蓮,看活潑可愛的小魚在蓮葉間游玩嬉戲,大家想去嗎?”小朋友們都喜歡去,有的孩子會問:“怎么去?”教師順勢引導:“古人把采蓮的情景寫了一首詩,題目叫《江南》,我們學好這首詩,不就是去采蓮了嗎?”這一環節通過圖片展示的實在情境和教師繪聲繪色描述的語言情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們帶入了課文,初步感受到了江南水鄉的美景。
二、自主閱讀,培養學生的個性化。
閱讀教學既是認識過程,也是活動過程。在教學中我堅持了“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人本、自由、多元和個性,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我通過創設情境,引導鼓勵學生自主學、個人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學生通過讀讀、想想、演演的學習方式理解、再現、創造詩歌的意境,并進入角色體驗“小魚”的快樂,以演促讀,以演促思。我還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給他們創造無拘無束的探究的天地,學生在課內研討、交流自己的閱讀體驗和自己的閱讀方法中,盡情地品讀和表演,在活動中充分地主動地動口、動手、動腦、動情,自然而然地獲得思想的陶冶、知識的積累、能力的發展,習慣的養成、個性的豐富,再相機點撥歸納又使學生豁然開朗,認識得以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