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4
1.結合第一幅圖,談第二段寫了什么?
(烏鴉找到有水的瓶子,可喝不著水。)
2.結合圖,說說為什么喝不到瓶里的水?
(瓶里的水只有半瓶,瓶子是細脖的,口很小,烏鴉的嘴伸不進去。所以喝不著水。)
3.結合上文,理解“怎么辦呢?”
(烏鴉找到水很不容易,找到了又喝不著,它在問自己,說明它在動腦想辦法)
4.指導學生朗讀。
(要讀出烏鴉先是看見水很高興,可喝不著又很著急,最后一句要輕而慢,表示思考)
講讀第三自然段。
1.自讀后說說這一段寫了什么。
(烏鴉想出辦法來了)
2.回答問題:烏鴉是怎樣想出辦法來的?
(看見小石子,就想出辦法來了。)
3.指導學生讀第三自然段。
大家想,烏鴉想出辦法時心情是怎樣的?(高興)應怎樣讀?(速度稍快)學生讀后給予指導,然后再讀。
講讀第四自然段。
1.看二、三幅圖,讀第四段,想想這一段說的什么。(烏鴉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就喝著水了)
2.理解“把石子一個一個放到瓶子里”看圖說出意思。(說明烏鴉放了一個又放一個,放了許多個小石子。)
3.“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烏鴉就喝著水了”這句話什么意思?
(因為石子占了水的地方,一個一個石子往瓶里放,水是一點點升上來的,水升到瓶口時,烏鴉就喝著水了。)
4.指導學生朗讀。
“水漸漸升高了”應怎樣讀?(讀得要慢)
“烏鴉就喝著水”,要讀出輕松的語氣來。
四、看圖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說說烏鴉喝著水的主題。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看圖講故事,講清烏鴉是怎樣喝著水的。
3.指導生字書字,完成課后練習題。
【教學過程】
一、找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組織朗讀后的評議。重點句子教師適當范讀。
二、看圖復述課文內容。
(講時可適當加上自己的想象,如:烏鴉口渴得怎樣?都到哪里去找水?烏鴉看見小石子時怎么想的?喝著水后高興得怎樣?)
三、分析生字字形,指導書寫。每個生字詞抄寫兩遍。
四、完成課后第二題,先讓學生選詞填空,再把句子讀一讀,然后比較“到處”和“處處”、“什么”和“怎么”、“用法”和“辦法”的區別。
作業:1.把烏鴉喝水的故事講給家長聽。
2.準備默寫生字詞。
25、詠華山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古詩。
2、學會7個生字,認識11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理解本課新詞。
3、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激發學生努力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2、背誦古詩。
3、識字,寫字。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光盤。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正確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識寫4個生字。
一、揭題,質疑。
1、今天我們學習(齊讀)24、yong詠華hua山指讀兩個生字、正音。
2、你讀了課題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提出疑問:"詠"是什么意思?"華山"在哪里,有多高呢?
"詠華山"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