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梅花山》教學片段
一、教學片段:(一)引導看圖,揭示課題:
1、師:通過上一篇的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春姑娘來到了小池塘,它給小池塘帶來了美麗,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來到了梅花山。
2、板書課題:誰能說說這個課題是什么意思?
(春天來到梅花山)
3、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
4、介紹梅花山。
5、春天來到梅花山是怎么樣的呢?我們來看看課文是怎么寫的吧,請同學們打開課文。
(二)初讀指導
1、指導看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看到了什么。
2、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
(1)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圈出生字詞。
3、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子音,讀通課文,嘗試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4、了解自讀情況:
(1)通過投影檢查學生圈出生字詞的情況。
(2)學生拼讀生字詞。
指名認讀帶有生字詞的語句,教師正音。生領讀生字詞。
(3)我們怎么才能記住下面這些生字呢?請大家想出好的辦法來記,然后把你的辦法介紹給大家,看誰的辦法好!
(4)出示生字:寒 還 盡 挨 片 發 休 息 歡
學生自主記字,交流記字方法。
(5)指名發言。
(6)根據小朋友的發言,教師相機歸納:
部件法:休(單人旁+木=休) 息(自+心字底=息)
換一換:“吹”去掉口字旁,換上“又”就是“歡”。教“又”字旁。
數筆畫:寒 挨 片 發
學生根據之前所學的各種記字方法,記憶生字。
6、全班齊讀課文。
教學反思:
我在進行課文教學的第一課時中,想讓課堂的容量再大一些基本是很難做到的。低年段的學生識字量有限,學生對文本不熟悉,很難讓學生去理解和體會,獲得經驗。根據這篇文章的特點,結合新的課程理念,在教學是應注意以人為本,以讀為本。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再現梅花山梅花盛開、人流涌動的情境,受到美的熏陶。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讓其思維在互動中交流,情感在感悟中升華。所以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對生字新詞的教學和充分朗讀是十分有必要的。課標中提出:“低年段的學生課堂教學應以識字記字為主。”
所以看起來第一課時的容量比較少,但我認為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以充分的朗讀和自主學習生字是有必要的,只有在此基礎上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才能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