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爺爺的手》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倆、摘”等7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學習書寫“球、玩”兩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有請求語氣的句子。
3、能讀懂課文的內容,對“地心引力”現象發生濃厚的興趣,并大致了解這一科學常識;從而對身邊的一些科學現象探求的欲望更強烈。
教學重點認識生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了解“地心引力”這一科學常識。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生字卡片、紙飛機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紙飛機嗎?你在玩紙飛機的時候最希望的是什么?
想不想現在就玩一次?我們來比比誰的紙飛機飛得遠、飛得高。
唉!不管我們的紙飛機能飛多遠、多高,最后它們總是會掉下來。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答案就藏在我們今天要學的這個故事里。(齊讀課題《地球爺爺的手》)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趕快打開課本,找到這個故事,認真地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困難的句子多讀幾遍,直到讀通順為止;讀完后同桌合作學學生字。
2、認識生字:
過渡:小朋友們讀得可真起勁,引得課文里的生字寶寶也忍不住要跟大家交朋友呢!瞧!它們跑到桃樹上去了,你能把它們認出來嗎?
(1)自由讀一讀,比比誰交到的生字朋友最多。
(2)指名拼讀音節,其余學生跟讀。
(3)真正的朋友可不光會叫名字,還得記住朋友的模樣。交流組詞或記形。
(4)開雙軌小火車讀字、讀詞:如果讀對了,桃子就會變成詞語寶寶。
(5)齊讀詞語。
3、檢查朗讀:
過渡:小朋友們這么快就跟生字寶寶交上了朋友,它們滿意地回到課文里去了。你們能把課文讀好嗎?
(1)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你喜歡哪段就讀哪段,先自己練練吧!
(2)指名選段讀課文,其他小朋友認真聽他有沒有讀得特別好的地方。(隨機進行朗讀指導)
三、自讀感悟“地心引力”的神奇
1、(出示第十自然段)讀了地球爺爺的話,你們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四人小組再讀讀,一起討論討論。
2、交流,反饋,質疑。
3、現在就讓我們來做個小小的實驗,一起來感受感受。(同桌一組,用磁鐵靠近回形針之類的物體,觀察產生的現象)說說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4、交流后小結:當磁鐵靠近回形針時,有一股力量把回形針吸到了磁鐵上,這股力量就是引力,是磁鐵發出的。
5、借助課件,形象感受“地心引力”
地球爺爺的心臟就像一塊巨大的磁鐵,他的引力可比磁鐵的引力大多了。你們聽,地球爺爺說話了。(播放課件:地球爺爺的自述,同時出示圖片)
6、現在你們能解答為什么紙飛機不管多輕,最后總是會掉下來了嗎?(板書:地心引力)
7、再讀地球爺爺的話,讀出神奇。
四、拓展延伸
1、你們還能舉出哪些例子說明地球爺爺有“手”?(聯系生活感受,自由發言)
2、我們的地球爺爺用它那有著很大很大力氣的“手”——地心引力,牢牢地抓住了地球上的一切。大家想一想:如果地球爺爺沒有了“手”,我們的世界會是什么樣子?(想像說話)
3、總結談話:關于我們的地球爺爺還有許多許多有趣的事情呢!只要大家能多看多想,就會有很多新的發現。
五、指導書寫:球、玩
1、出示生字:球、玩。集體認讀后說說它們的共同點。
2、觀察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書寫時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