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教學設計五
《江南》教學設計五一、教材簡析
《江南》是一首古詩,描寫了江南水鄉人民采蓮的情景。本詩共七行兩句,前兩行直接描寫了江南水鄉的美,介紹了此處是一個可以采蓮的好地方;后五行寫魚兒在蓮葉下面游水嬉戲。整首詩語言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很適合兒童閱讀。
夏天里,學生會對池塘里的荷花荷葉有一定的印象,有些學生家里有相關的掛歷圖片和照片,可以充分感受到江南水鄉的美麗風光。學生在《認一認》的學習中熟悉了東南西北的方位,可以感受到水中魚兒的自由自在。
二、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 會寫田字格里的四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姿勢規范。正確認讀9個生字。
2、 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通過觀察圖畫和朗讀,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江南水鄉的美景。
◎過程與方法:1、通過美麗的畫面,加上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把學生引入詩歌的意境
2、放手讓學生試讀,整體把握。把生字放在課文中讀,做到字不離詞。
3、以讀為主線,層層推進,理解詩句意思,感悟詩句的美,讓學生走進鮮活的語境中。〖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請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理解詩句含義,體會江南水鄉的美景,激發孩子們熱愛江南、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2、 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中,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三、教學準備:
◎教師:1、課文的錄音磁帶;
2、寫有“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等詞句的小黑板。
3、11張生字卡片;
4、有條件的制作課件(荷花、荷葉、蓮蓬圖)或江南水鄉采蓮的情景圖;
5、與詩歌內容和諧一致的古箏曲磁帶。
6、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詞。(課前貼在教室的相應位置)
◎學生:收集荷花、荷葉的圖片。
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2個生字。
2、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觀察圖畫和朗讀,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江南水鄉的美景。
※課前準備:◎教師:1、課文的錄音磁帶;
2、寫有“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等詞句的小黑板。
3、12張生字卡片;
4、有條件的制作課件(荷花、荷葉、蓮蓬圖)或江南水鄉采蓮的情景圖;
5、 詩歌內容和諧一致的古箏曲磁帶。
6、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詞。(課前貼在教室的相應位置)
◎ 學生:收集荷花、荷葉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小朋友,大家喜歡學詩嗎?我們上次學習了《一去二三里》這首寫小村莊的古詩。今天,老師還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首古代人寫的詩,詩的題目是《江南》。
jiānɡ nán
2、 教師在田字格中板書課題: 江 南。
3、 指名讀課題,齊讀課題。
學習“江、南”這兩個字。誰能記住這兩個字?寫字的時候,你還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