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文(四)單元備課
第四,要正確把握課文內容的價值取向。
三、關于識字、寫字教學
《課標》提出:識字、寫字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 但是,我們在教學中往往是課文的閱讀理解花的時間多,而識字寫字,尤其是寫字,看看時間不夠了,就蜻蜓點水匆匆帶過。這事實上是本末倒置了。閱讀理解的指導一直會持續到中高段甚至初中高中,而識字、寫字是基礎中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主要任務。教學時,必須要突出這個重點,在教學時間、教學環節、教師指導、學生認記等方面予以保證。這里再簡單提兩點。
1、做“難字卡”。在識字教學中,每篇課文總有一些難于掌握的生字,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2~3個最難的字,發揮各自的創造性思維,課前在家里做成“難字卡”。 上課時,全班交流,由學生當小老師,在活動中突破難認字,學習主動性得以充分體現。這種方法,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能用。
2、 編字謎、順口溜。編字謎、順口溜是一種非常形象又好玩的識字方法。學生識字的興致高,識字效果好。
3、關于識字鞏固的檢測。
把學過的生字組成詞、句甚至兒歌、段落印出來發給學生讀,第二天請班里的識字能手測,把不認識的字用紅筆圈出,并教讀幾遍。“識字能手”選拔的要求很高,不但會讀,還要讀得快、讀得準。但是學生的勁頭還是很高,都想爭當識字能手。
讓同桌互相合作測試是用的最多的一種方法。一般每課上完后,都會對每課后面“我會認”中的生字進行同桌互測,從后往前讀,跳著讀,讀錯的圈出,并教對方讀上兩、三遍,全對的在邊上打上五角星。課上一般花2、3分鐘時間就可解決問題,而且優勢互補,效果比較好。
關于寫字教學,崔巒老師有一句話,可以給我們一些提示,他說:對低年級學生,寫字指導一定要到位,每次寫字,一定要提醒寫字的執筆姿勢,直到養成良好的習慣。每寫一個字,一筆一畫的起筆、止筆,一筆一畫的占格、占位,每個字的間架結構,每個部件的高矮胖瘦,部件與筆畫之間的穿插挪讓……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對照這句話,可能很多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都沒能做到,包括我自己。仔細想想,如果說學生的識字可以充分發揮其積極性,有可能“無師自通”,語感也可以隨著閱讀量的增大逐漸形成,而對于寫字,尤其是零起點的入學兒童,一定要規范,要“有師指導”。
1、教學生學會觀察。
我們經常強調教師范寫的重要性。范寫是很重要,但隨著寫字量的增大,不可能每個字都范寫,關鍵還是要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自己去觀察、發現并說出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而不是老師說。
2、保證充分的寫字時間。
我們有的家長覺得自己孩子心太野就想到讓他去學書法,目的就在于讓孩子靜下心來。同樣寫好字關鍵的一點就是心要靜。平時教學中我們也可能發現,如果學生剛拿起筆,鈴聲就響了,那么這次作業一般不會太滿意。所以,每課在第一次寫生字時,如果學生下課了還沒完成,我寧愿讓學生停筆,另擠時間補上。這樣一方面學生能靜心寫字,另一方面,他們也覺得你老師對寫字很重視。
四、充分發揮插圖的作用。
要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幫助學生讀懂課文,朗讀、背誦課文,講故事……像以連環畫形式出現的《雪孩子》這一課,更是要重視插圖的作用。
課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