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與青草》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小河與青草的一段對話,從中可以感知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從中領悟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課堂作業:
1、戴上頭飾分角色朗讀。
2、小河與青草是__________關系。
批改時的要點:(在給學生一定時間思考以后,這些孩子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看法:有的說小河與青草是親戚關系,它們很要好;有的說小河與青草是鄰居關系,它們住的很近;有的說小河與青草是好朋友……在無形之中,學生的思維被拓寬了,對課文的知識也掌握地更扎實了。)
作業超市:
1、在大自然中,像這樣的好朋友可多啦,他們互相幫助,互相依靠,誰也離不開誰。你能找出這樣一對好朋友,想想他們會說些什么,同桌兩個編一段對話。
2、畫一幅學校、家或街道周圍小河的圖。如果有的已經變渾濁,向家長了解原因。
3、畫一張你想象中的小河圖。
設計理念:
讓學生自由選擇作業,充分考慮學生間的興趣愛好不同,能力差異。同時作業設計有書面的,有緊密聯系實際的,從而突破單純注重知識和智力的局限,根據教材拓展延伸,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綜合實踐的能力,從而使語文課變成一門開放型的課程。
學生完成的時間:約一個星期左右。
教師批改時的要點:
1、大自然的好朋友,可以有:蜜蜂和花朵、大樹和啄木鳥……
2、只要孩子畫了,并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就應當給予孩子們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