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與青草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方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與人和睦相處的重要性,初步感知自然界許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從中領悟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并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強烈愿望。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
教學難點:識字:青”、“能”都是后鼻音,“分”、“干”、“邊”是前鼻音。“能”的聲母是“n”,不能讀成“léng”。“住”是翹舌音。“得”讀輕聲
寫字:河、對、住、分。
朗讀: 熟讀課文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1、 實物、掛圖。
2、 圖片、生字卡片。
3、 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實地觀察,動手,取樣。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結合看圖談觀察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 看圖,引導學生說一說實地觀察的情景,談話導入。
談話:小朋友,回憶一下昨天我們到村子旁的小河邊看到了什么?看到清澈見底的河水,有的小朋友恨不得立即捧起來喝個痛快;踩著柔軟碧綠的小草,有的小朋友竟在上面翩翩起舞了。大家知道這水為什么這么清,這草為什么這么綠嗎?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小河與青草”。
2、 出示課題:(板書)
hé yǔ qīng cǎo
13 小 河 與 青 草
指名讀題,教學“河”、“青”。
3、 齊讀課題。
二、初讀指導
1、 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
(2)用“——”畫出要求會認會寫的字。用“~~”畫出要求會認的字。
(3)給自然段加上序號。
(4)選出自己喜歡讀的片段。
2、 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學生認讀,相機正音。
(“青”、“能”都是后鼻音,“分”、“干”、“邊”是前鼻音。“能”的聲母是“n”,不能讀成“léng”。“住”是翹舌音。“得”讀輕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