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與青草(第二課時)
設計理念:
1、給學生自己體驗、感悟的機會,在體驗的基礎上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感悟。
2、朗讀是學生獲得情感體驗的重要環節。教學中做到以讀為主,讀的形式多種多樣,力求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
3、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學會感謝,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并培養語文能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對話時的不同語氣。
2.理解課文內容,感知自然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學習小河與青草謙虛謹慎、善于看到別人身上的長處這樣一種美德。
教學重難點:學習小河與青草謙虛謹慎、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這樣一種美德。
教學環節: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3課《小河與青草》。生齊讀課題。
2、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第一自然段,誰愿意背給大家聽一聽?
3、為什么小河會這么清,小草會那么綠呢?聽了他們的談話,你也許就會明白了。
二、品讀課文,讀中悟情
(一)學習二、三自然段
1、我們先來聽小草對小河說了什么?
(1)多媒體出示:小草對小河說“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小草覺得小河怎樣?板書“清”
(3)自由讀句子,想想小草對小河說這句話時會是什么語氣。
(4)動畫演示清清的小河。
這就是那條清清的小河,誰來夸夸它?
(5)指導朗讀
①這么清的小河,多美呀!誰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指名讀,引導學生評議。
②齊讀第二自然段
2、學習第3自然段
聽到小草的贊美,小河驕傲了嗎?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小河是怎么說的?為什么要感謝小草?板書“感謝”
(3)動畫演示:岸邊的小草被拔光了,小河漸漸變成渾濁的泥水。
(4)從“緊緊抱住”你讀出了什么?
實物投影小草。
為了小河的清澈,小草就是用這樣細小的根須緊緊地抱住河岸的泥土。
你們想對小草說些什么嗎?
(5)小朋友們說得真好,看來小河的確應該好好感謝小草。
指導學生用真誠、感謝的語氣朗讀第三自然段。
(二)學習四、五自然段
小河和小草還說了些什么呢?我們接著聽。
1、錄音播放四、五自然段。
2、朗讀理解第四自然段
(1)你喜歡這樣的小草嗎?為什么?(指導讀好“碧綠碧綠”)
(2)誰愿意來夸夸小草呢?指導讀第四自然段,讀出對小草由衷的喜愛、贊美之情。
(3)聽到小河的贊美,小草驕傲了嗎?
(4)朗讀,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指名朗讀
②為什么小草又要感謝小河呢?
③這里的“要不”又是什么意思。
④動畫演示:小河的水流光了,小草沒有了充足的水分,漸漸干枯了。
⑤指導朗讀:小河的功勞也真不小啊,沒有小河也就沒有小草,如果你是小草,你該怎樣讀這句話呢?
(三)學習第六自然段
1、為什么小河會這么清,小草會這么綠?現在小朋友們明白了嗎?
2、動畫演示小河歡快的流淌,小草快樂的生長。
正是因為它們誰也不驕傲,互相感謝、互相幫助、和睦相處,所以,小河流得更歡了,小草也長得更綠了。
3、齊讀第六自然段
(四)角色體驗、指導背誦
1、分角色朗讀
(1)請同桌的小朋友自由練習,分角色讀小河和小草的話。
(2)指名分角色朗讀。
2、練習表演對話。
(1)分成小組,自由練習表演。
(2)小組匯報。
指名演得好的同學,戴上頭飾,表演給大家看
誰愿意當小河?誰愿意當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