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 蘇教版一下語文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樂于傾聽、勇于發言的意義和基本要求。
2、指導學生認真寫鉛筆字。
3、通過反復訓練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投影 名言 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名言導入
1、出示名言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約·凱恩斯【美】
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 ——巴金
2、讀名言。
3、揭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2
二、學習課文:樂于傾聽,勇于發言
第一頁插圖1
1、看圖思考問題:
圖上是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這時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樂于傾聽,勇于發言)
學生齊讀
告訴學生:豎排版的字應先讀右邊,再讀左邊。
第2、3幅圖
1、問:誰能說說上課時,我們怎樣樂于傾聽呢?(專心傾聽不僅指上課時要注意聽老師的講課,要一邊聽一邊思考,有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問,而且要注意聽同學的發言,要認真聽,要邊聽邊想。尤其是小組討論時,更要仔細傾聽同學的發言,為發表自己的見解做準備。在聽他人發言后,可以舉手補充或發表自己的想法,意見。)
問:為什么在聽老師講解、提問和聽同學發言時要用專心的態度?
(1)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需要
(2)是尊重老師和同學的表現,是對人的一種禮貌。
名言:一雙靈敏的耳朵勝過十張能說會道的嘴巴。
聽也是讀,用耳朵來讀。
2、學習除了學會傾聽還需要積極思考,勇于發言,誰能說說為什么?(勇于發言就是指勇敢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只要自己認為是正確的,就勇敢地說出來,不管是小組內,還是班級內。)
3、訓練舉手發言——
上課我們要認真思考,積極探究,要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想法。請小朋友們看第三幅圖,說說我們該怎樣發言。
在討論中,老師點撥:
(1)發言要先舉手,讓學生像圖中小朋友那樣練習舉手,但動作不必強求整齊劃一。
(2)發言時,站姿要正確;說話要口齒清晰,聲音響亮,語速不快不慢;表情要大方、自然。
4、樂于傾聽,勇于發言而取得進步的小故事。
5、讓學生說說自己以前上課,在這兩方面什么地方做得好,還存在哪些不足。
四、總結本節課的學習情況。
表揚會傾聽、勇于發言的孩子。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我們已在學校生活了一學期了,知道了讀書寫字時要有正確的姿勢,知道了怎樣坐,怎樣拿書,怎樣握筆。但這還不夠,還要進一步鞏固,形成習慣才行。只有這樣,才能讀好書,寫好字,保護視力,促進身心健康成長。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學習——認真寫鉛筆字。
二、看圖說話。
請小朋友把書打開到第2頁,從上往下看,說說圖上有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
三、訓練正確的寫字姿勢
1.上一學期,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字姿勢歌》,歌唱的是我們寫字時要做到的要求。小朋友們還記得嗎?投影顯示《寫字姿勢歌》。
2.逐句出示《寫字姿勢歌》,結合看圖,訓練寫字姿勢。
(1)投影映示第1頁最下面的—一幅圖,同時在圖下方覆蓋上“眼離書,約——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