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這是一首瑯瑯上口,充滿兒童情趣的謎語詩,它選用山、水、花、鳥這些生活中常見的景物從遠、近、季節變化等等各方面不同層次地提示謎底,引人思索,十分有趣。
教學目標:
1、認識“遠、色、……”十一個生字;認識走之兒、豎心旁兩個常用偏旁,會寫“人”、“火”、“文”、“六”四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并當堂成誦。
2、學會遠-近、有-無、去-來三對反義詞,并能自己找出生活中常見的反義詞,培養在生活中積累語文素材的習慣。
4、初步學會從遠到近、從上到下的觀察方法,初步體會謎語詩的趣味性。
教學重難點:
認識十一個生字并能靈活運用是重點,“火”、“文”、“六”的書寫是難點。要通過學生互相交流識字方法,教師補充提點,反復練習、書寫突破重難點。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拼音,情境導入
1、之前我們認識了許多拼音寶寶來幫助我們讀漢字,今天老師把它們請到了小星星上,你能把它們讀對嗎?
出示:yuan se jin ting wu sheng chun hai ren lai jing
個別讀——齊讀
(通過拼音的方法,一方面復習所學的拼音知識,另一方面為生字的讀音作準備。)
2、小朋友們讀得真棒,老師獎勵大家猜謎語!“有厚也有薄,有長還有方。打開看一看,知識里面藏。”(書)
還有一個謎語,想猜嗎?
出示課文(無標題)。
(用猜謎語的方式,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整體感知,認識生字,朗讀指導
1、你會讀嗎?能讀給大家聽,讓大家猜一猜嗎?呀!可是我發現有好多生字寶寶躲在這個謎語里呢!碰到不會讀的字怎么辦?(問頭上的拼音寶寶,也可以問同學,或者舉手問老師。)句子讀得不通順怎么辦?(多讀幾遍,直到讀通順。)許多小朋友躍躍欲試了,迫不及待想要讀一讀了,請你把書翻到59頁,用手指著讀,尤其是平舌音、翹舌音,請你把它讀準確!
(學生自由朗讀,自己拼讀生字,訓練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給他們遇到問題懂得向周圍的人請教的學習方法。)
2、現在我要來考考你,你會讀了嗎?
生個別讀-小火車讀-齊讀。
正音、識字:遠看 有色 近聽 無聲 春去 還在 人來 不驚
3、小朋友們讀得真棒!你們猜出來了嗎?這是什么?(畫)
你怎么知道是畫?
分析課文。
4、教師指導朗讀——這是一首謎語詩,要把懸念、疑惑的感覺讀出來讓別人猜。誰再來試試看?
(學生自由感覺為主,教師稍作提點,讀出感情。充分調動學生的感情,力求讀出自己獨特的情感。)
5、現在我把拼音寶寶去掉了,你還會讀嗎?
個別讀-齊讀
6、想聽老師讀嗎?讀完后請你告訴大家你發現了什么?(這是一首詩,和《一去二三里》一樣,在每句的第二個字后稍作停頓,會讀得更好聽。在書上作好停頓的標記。)能學著老師的樣子讀一讀嗎?
(從學過的古詩入手,知識遷移,聯系學過的方法將課文讀出韻味。)
7、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在這首詩里躲著三對反義詞,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找的時候從前往后找,這樣才不會漏掉。(結合課后的我會說。)
遠-近 有-無 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