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太陽教學反思
如:孩子最感興趣的是春天彩色的太陽。為了貼近“多彩”,我找來一些大自然的圖片,五顏六色的花海、遼闊的草原、七彩的蝴蝶……伴隨著一曲空靈、婉轉的《spring morning》,孩子走進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無不陶醉其中,口中更是不由自主地發出“哇、哇”的聲音。那是發自心靈的由衷贊嘆!我馬上抓住這個機會,問孩子:“你們發出的‘哇、哇’聲代表什么啊?”他們齊聲答道:“好美啊!”我接著問:“那你們能不能用曾經學過的關于春天的詞語來贊美一下春天呢?”“能!百花盛開、百鳥爭鳴。”“和風細雨、春回大地.”……許多孩子都爭先恐后地想發言,這時我說:“看來大家非常喜歡春天,都想贊美春天呢!那你們能不能帶著贊美的語氣讀一讀這個自然段啊?”“能!”多自信的回答啊!是啊,無需再多言語,再多的問題都顯得蒼白無力了,孩子們從視覺上、聽覺上得到了美的享受,美的愉悅,贊美的情感已自然而然地產生了,進而進行朗讀訓練,自然水到渠成。
二、抓住重點詞語,指導朗讀
記得張田若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于是,在內容學習的過程中我設計不同要求、不同層次、多種形式的讀,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體會,讀中思考。
起初,我先讓孩子進行初讀。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因此在復習生字詞這個環節,我并沒有單獨地進行,而是把重點的字詞滲透在文段里。我先讓喜歡哪個太陽的同學讀一讀該自然段。然后出示帶紅色字體的生字詞,讓學生個別讀,齊讀,再整個自然段齊讀。把單調的生字詞帶入一定的語言環境當中,學生能更有效地理解、體會詞句。
通過多媒體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會,再讓他們帶著感情去朗讀。如指導彩色太陽那個自然段的朗讀時,我先讓幾個學生讀,表揚好的方面。再請一位同學讀,要求其他同學閉上眼睛,邊欣賞同學的朗讀,邊想象春天美麗的畫面。讀完后,再讓孩子描述他們腦中的畫面。這時,贊美之情已在孩子們心中醞釀。最后,伴隨剛才的音樂《spring morning》,全班齊讀這一自然段。通過層層深入,孩子們已能從春天的贊美中體會小畫家的美好愿望了。
三、啟發想象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科學發展,進步,并且是知識的源泉。”課文中小畫家豐富的想象力和善良的心地會讓孩子們贊嘆不已,他們也會產生我也來畫畫的想法。這時我就順勢引導學生想不想像這位出色的小畫家一樣,畫出心中的太陽呢,寫上自己美好的心愿,送給自己祝福的人吧!孩子可以展開他們的想象翅膀,把他們的純真、善良帶給他們祝福的人。
一杯純咖啡,其香醇令人齒頰留香,回味無窮;但其苦澀的味道,豈不更耐人尋味?每一次發現教學的不足,都是我們能力提高的前提。以下幾點是我這堂課需要提高的地方。
1、對孩子朗讀的評價,還不夠到位。雖然讀的學生不少,但是我并沒有很好地抓住其閃光點,進行表揚。比如其中有個孩子讀秋天金黃太陽的那個自然段,讀得非常好,聲音甜美,表情豐富。但我卻忽略了對其表情的點評。整堂課下來,孩子的情緒始終沒能調動到最高點,朗讀稍有欠缺。如果在指導感情朗讀的同時,提醒孩子能聲情并茂地朗讀會更好。以后,我會加強對這方面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