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象
教學過程:
一、我會認
生字檢測鞏固。同桌互相檢測。
二、我會說。
小組聯系用“一邊-----一邊------”說話。在指名說。
三、我會讀
同桌互相讀課文,互相評議。
四、我會講。
講一講自己課外收集的動腦筋故事,評最佳故事員。
五、我會講。
選擇你愿意寫的一個字寫一寫,說說為什么選這幾個字,評一評誰寫得好,誰寫字進步大。
六、我會填。
在 再
我( )家里看電視。
放學了,我們和老師說“()見“。
田方()跑步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
我回家先看書,()寫字。
《稱象》教學后記
在學習課文時,學生在討論中被7歲曹沖巧妙地想出稱象方法深深感染,大家不僅僅認識到了曹沖的聰慧,更可貴的是激起了自己更為豐富的創造力。
一位學生在曹沖稱象方法的基礎上,又做了一種設想:曹沖的父親曹操手下有很多官員,如果曹操下令讓他的官員充當石頭,省去搬運石頭的人力和物力,不是更好嗎?又一位學生馬上站起來說:“用人也不是很容易的事,萬一船上裝滿了人可還到不了劃線的位置怎么辦?與其這樣,不如弄來一群羊,也可以是一群牛,讓它們充當大象,因為一只羊或一頭牛的重量會比幾塊石頭或幾名官員重量的總和要重。”熱烈的掌聲在教室里回蕩,贊賞的目光一次次地投向發言的學生,這是何等的激動!這是多么大的推動力!在這節關于稱象方法的新設想中,我發給兩位學生各一份證書:新設想獎。當我看到學生雙手捧著證書那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激動時,我的內心受到震撼,與此同時我真誠地為他們喝彩。
我想,盡管學生的創新求異有時是不成熟的,或是可笑的,我們每一位教育者也要多給予學生掌聲與喝彩,少責難與批評,使學生成為勇于嘗試,敢于探索,在失敗和挫折面前不氣餒,并且有積極健康心理的開拓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