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樂園一語文生活(精選4篇)
語文樂園一語文生活 篇1
岳陽市岳陽樓區岳陽樓小學徐獻
教材內容:猜猜他是誰
教學目標:
1、通過同學之間交流照片,講一講與照片相關的有趣的故事,并把它寫下來。
2、培養學生敢于表達、樂于表達、善于表達的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講與照片有關的故事,并能和小組同學在情境中交流。
2、把照片的故事寫下來,做到語句通順,有真情實感。
教學準備:
1、學生帶好影集,或自己珍藏的最有趣、最有意義的照片,并向父母詢問拍照的時間、及相關的故事等。
2、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出示一張照片(哈哈大笑的女孩)
小朋友,你們瞧,照片上的女孩笑得多開心呀!猜猜看,她是誰?她呀!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就是小時候的我,看了這張照片,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我呀?感興趣的小朋友可以采訪我。
2、教師根據學生提問回答,講述有關照片的趣事。(學生可能會問你的照片是什么時候拍的?當時發生了什么事情怎么那么開心?)
3、同學們,我們這節課呀就一起來猜照片,講故事吧!
板書:猜猜他是誰
二、游戲熱身,激發表達。
1、老師手上的這個魔盒里裝著許多小朋友的照片,請一位同學來抽取一張。出示在投影儀上,大家猜一猜,他是誰?
如果猜出來了,請這位同學說說你怎么猜出來的?如果沒猜出來,請照片的小主人自己站起來,揭開這個謎底吧!
2、請照片的主人說一說:
照片上的你有幾歲?照片中藏著一個怎樣的故事?
提示:可以仿照開始時老師的介紹,要聲音洪亮,態度大方,講清照片拍攝的時間、地點及當時的情景等。
3、學生評議,小朋友的介紹是否符合要求。
4、再依次抽取三位同學照片,先猜,后說一說照片的故事。
三、創設情境,促進交流。
1、一張照片就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聽了幾位同學的介紹,我們真是開心極了。可是有的同學還覺得不過癮,想去同學家做客。因為每當有客人來家里時,我們一定會拿出自己的相冊,讓他看看照片,給他講故事,一起分享快樂。今天,老師和同學想去你家做客了,誰想邀請大家去呀!
2、好!我們先來到家,(用投影儀出示這位同學的照片)誰來做小客人?小客人有什么關于照片的問題要有禮貌的問,小主人可要熱情地回答哦!
引導提問、交流,如:你的照片是什么時候拍的呀!當時你幾歲?照片上還有誰呀?這是在哪兒拍的?當時你的心情怎么樣?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3、評議:剛才這幾位小主人、小客人表現得怎樣?
讓學生在評價中懂得口語交際的要求:大方得體,表達清楚,敘事完整。
4、小組為單位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小組成員分別扮演小主人,小客人。教師進行巡視指導。
5、反饋交流。請小組派代表上臺講述,集體評議。
哪位小主人的照片故事講得最精彩?評為表達之星。誰是最有禮貌的小客人?評為禮貌之星。
四、引導寫話。
1、小朋友,照片中的故事多么有趣呀!我們大家看著照片又仿佛回到了那快樂的時光,讓我們把這些美好的瞬間永遠留在記憶中!用我們手中的筆記下這點點滴滴吧!
2、學生練習寫話。
3、寫后講評。
[評析]
以上教學設計,其特色主要體現在下面兩點:
1、教學流程設計切合學生的實際,因為照片是人人都有的,而且其中蘊含著濃濃的愛,包含著許多有趣的故事,這樣的題材讓學生有話可說。語文就是生活,積極開發生活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課程,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做“猜猜他是誰”的游戲,這個游戲很有趣,有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了解,增進友誼,也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
3、在設計中始終注意創設交際情境,先請兩名學生示范做客情境,再分小組交流,最后全班匯報。點面結合,由淺入深,要求也十分明確,相信這樣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地訓練,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語文樂園一語文生活 篇2
岳陽市岳陽樓區洞庭湖小學陳玉
第一單元: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教學目標:
1、用普通話來交流,使用完整的句子表達意思。
2、參與交際活動,逐漸養成傾聽的習慣和簡單評價的習慣。
3、學習使用禮貌用語,做一個懂禮貌的孩子。
教學重點、難點:
參與交際活動,逐漸養成傾聽的習慣和簡單評價的習慣。
教學準備:掛圖和頭飾禮貌用語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安安是一個一年級的小朋友,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他變得越來越有禮貌了。不信,你們仔細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二、看圖說話
出示圖一:來客人了
1、想一想:圖上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說一說:同桌交流
看圖說話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說,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
3、演一演.:
星期天,安安和爸爸、媽媽正在家里休息。咚咚咚,有人敲門,是誰呢?打開門一看,原來是媽媽的好朋友王阿姨,這時,安安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創設情景:客人來了,我們該怎么樣招待客人呢?
師生戴著頭飾,合作表演。
阿姨,請進。
阿姨,請坐。
阿姨,請看電視。
阿姨,請喝水。
阿姨,請吃水果……
4、評一評:誰說話聲音洪亮?誰招待客人周到細心?誰表演得最像?
5、小結:看圖仔細想說,與人交往敢說,熱情待人樂說,細心周到會說。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用一個字“請”。
出示圖二。
星期天過得真快啊!轉眼又到了星期一,安安背著書包上學去,走著走著,安安看見楊老師正走過來,這時,安安會怎么做?怎么說呢?
1.同桌討論,相互說。
2.指名說,同桌配合表演。
3、小結:學會用:“您好!”“您早!”
出示圖三。
放學了,安安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回到家里,媽媽早已經站在門口迎接他了。這時,安安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表演:所有孩子做安安,老師做媽媽。
三、拓展活動
1、看一看,評一評,他們這樣做對不對?該怎么做?
a、豆豆課間不小心撞倒了禾禾,兩人打架了。
b、杉杉筆斷了,找點點借,杉杉用完筆之后,把筆扔給點點就走了。
c、佳佳遲到了,他推開教室門就走到座位上上課。
2、學一學,做一做,看誰最有禮貌?
a、爺爺到陽陽家來了,吃飯的時候,陽陽主動給爺爺夾菜。飯后陪爺爺出去散步。
b、周末滔滔一家去超市,交錢時滔滔排隊等待。
四、總結。
1、生活中我們要經常使用禮貌語言:請、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
2、安安真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學校,他都會使用文明的語言,大家一定都很喜歡他,老師相信我們班的小朋友也和安安一樣懂禮貌。
五、作業
1、回家告訴自己學到的禮貌十一個字:請、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
2、和家人一起演演三幅圖的內容。
【評析】創設情景是激發學生表達欲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一堂課教師以創設情景,“表演”這一體驗方式連接知識與經驗,兒童的活動按照社會生活要求表現兒童自己,獲得個人與他人共同生活和協作共事的知識與能力。
語文樂園一語文生活 篇3
岳陽市岳陽樓區濱湖小學陳迎
教材內容:
第一單元:看誰寫得像
[使用簡介]
“看誰寫得像”是語文a版教材三年級上冊語文樂園一的第一個語文生活主題,這也是剛剛步入三年級的小學生面臨的第一次寫作訓練。這次綜合實踐活動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又以游戲的形式出現,令學生很有親切感,因此,教學設計在“趣”字上下工夫,以調動學生的積極廣泛參與為首要目標,使他們有話可說,有話愿說,有話要說,培養學生敢寫、愿寫的興趣和習慣。通過猜一猜、說一說、問一問、評一評等活動,融入了觀察、表達、交流,使學生在介紹中學會表達自己,在觀察中學會發現他人,在交流中增進同學之間的了解和友誼。
教學目標:
使學生在自我介紹中學會表達自己,在觀察中學會發現他人,在交流中增進同學之間的了解和友誼。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在自我介紹中學會表達自己
教學準備:
一個蘋果、一個橘子、一面鏡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游戲引入
1、猜一猜:聽聲音,猜名字。
今天我們玩一個有趣的游戲:“聽聲音,猜名字”,請一名同學上臺,蒙住眼睛,再請一名同學說一句話,其他同學保持安靜,讓這位蒙住眼睛的同學猜一猜,剛才說話的人是誰。猜對了,同學們掌聲鼓勵,猜錯了,背一首古詩。
2、小結引入。
同學們已經相處兩年多了,彼此有了一定的了解,剛才“猜一猜”的游戲好玩嗎?今天我們再來做一次“猜一猜”的語文活動,好嗎?
二、觀察交流
1、觀察比較,體會“特征”的意思。
出示一個蘋果和一個桔子,問:這兩樣水果分別是什么?(蘋果、桔子)你是怎樣分辨出來的?(這個蘋果表皮光滑,桔子皮上有一個個小窩,凹凸不平。這個蘋果是紅色中夾雜一些青綠色,桔子是桔黃色的。蘋果蒂的地方凹下去的,桔子是圓圓的……)
剛才同學們說的是蘋果和桔子與眾不同的地方,這就叫它們的“特征”。我們抓住事物的特點,就能分辨事物。
2、我們都是三年級的同學,可是我們每個人在外貌、性格、興趣愛好方面卻都各有不同。想一想,你有什么特點?外貌上有什么特點?性格上、興趣愛好方面有什么特點?
3、組內說一說,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4、指名介紹自己,說的時候,提醒學生把句子說完整,說清楚,按照一定的順序說,做到有條有理。
提示:怎樣形容自己的外貌?對照自己帶來的小鏡子,從幾個方面,有條理的介紹。如:發型、臉型、眼睛、鼻子、嘴巴、牙齒、耳朵、皮膚、衣著等等。
介紹自己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時,可以用一件事來做說明,就比較具體可信了。
5、出示一段例文,說一說有哪些地方沒有做好。
(他的頭發是黑色的,眉毛是灰色的,眼珠子是黑色的,嘴巴是紅色的。他喜歡穿一件藍色的上衣,他的臉蛋紅紅的。)
6、指名評議,指出文中寫的人物沒有特點,條理不清楚。
三、學生習作
1、過渡:你們剛才知道了什么是“特征”,應該怎樣抓住人物的特點寫,有條有理地寫,現在,你想寫出你自己嗎?寫的時候,不要寫出自己的名字,我們下節課來猜一猜你是誰,好嗎?
2、學生習作。
3、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引入
我們上節課已經給自己“畫像”,寫好了一篇自我介紹的習作,同學們在自己的習作里,寫了自己的外貌特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等,今天我們用這些習作來做“猜一猜”的游戲吧!
二、猜一猜
1、每位同學從老師那里抽取一篇習作,根據習作內容猜寫的是哪位同學。
2、分小組閱讀討論。讀一讀,說說寫的是誰。
3、對于猜一猜中有爭議的自我介紹,可以存疑。
三、問一問
1、學生對閱讀的習作,提出修改的建議,可以用問一問的形式,說說哪些地方自己覺得寫的不夠明白,特點不夠鮮明。
2、學生對于閱讀的習作,提出質疑。如:你最喜歡干什么?你的頭發扎成什么樣子?你有什么特長?你平時最愛和誰在一起玩?等等。
3、老師根據學生的質疑,給以簡潔的點撥評價。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習作的修改意見。
四、評一評
1、能很快猜出來的是哪些?指名讀一讀這些寫得像的習作。你讀這些習作為什么能一下子猜出寫的是誰?哪些特點寫得像?
2、綜合評議,表揚鼓勵寫得像的同學,表揚猜得準、評得好的同學。
五、改一改
1、將學生的習作發回去,請學生結合同學們的修改意見,老師的評價,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謄正。
2、提示學生抄寫的格式。寫好習作的標題(可以由學生自己擬定,也可以定題為《猜猜我是誰》),在每個自然段前要空兩格,注意打好標點符號,盡量杜絕錯別字。
語文樂園一語文生活 篇4
岳陽市岳陽樓區朝陽小學羅麗
教材內容:《我的寒假生活》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把寒假里自己參加的最有趣的活動或最難忘的一件事講給同學聽,并認真聽取別人的發言。
2、學習與同學進行交流,使學生樂于交流。
3、能把自己講的事情寫下來或畫下來。
教學重點和難點:
互相交流自己參加的最有趣的活動,或最難忘的一件事,并將事情說清楚,語意連貫,符合口語規則和語言習慣。
教具準備:
課件、小記者證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趣,激起學生表達欲望
小朋友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學校紅領巾廣播站要舉辦一期“寒假快樂共分享”節目,事先派記者到各班去采訪,選出將寒假中參加的有趣的活動或難忘的一件事講得好的小朋友去廣播站廣播,你們想不想去?你們知道別人是怎么接受采訪的嗎?
(接受采訪時應該身體站直,有禮貌地看著記者,先聽清記者的問題,然后再回答,回答時要把話說清楚。)
二、示范引導,教給學生與同學友好交流的要領
1、談話: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召開“我的寒假生活”小記者招待會吧。剛才通過討論,大家知道了怎么接受記者采訪,那么現在讓老師當一回記者,采訪大家,行嗎?
2、示范:(老師戴上記者證從旁邊上,揮手。)小朋友們,你們好!愉快的寒假剛剛過去,對寒假中那一件件有趣的事情,大家一定還記得。今天到這兒來,想讓大家談談寒假中你最感興趣的活動,愿意嗎?(走到事先已有所準備的一學生面前)你好!寒假你一定過得非常快樂吧?請談談寒假中參加的有趣的活動或難忘的一件事,好嗎?(交談時,老師適時提問點撥,注意引導學生將感興趣的部分說具體,語意連貫,符合口語規則和語言習慣。)謝謝你接受采訪!
3、從學生接受采訪時態度的大方、聲音的洪亮、語言的有禮貌等方面評價鼓勵。
三、播放多媒體課件,以圖中幾個小朋友的交流為例,示范引導,啟發學生回憶寒假生活。
1、(播放多媒體)同學們的寒假生活真快樂呀!瞧,安安、云云、寧寧他們談得多開心哪!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一定有意思極了。聽,他們在談些什么?(播放動畫及對話)
安安:嗨,云云!你寒假過得好嗎?
云云:很好,我在寒假里參加了滑冰學習班呢!
寧寧:真的?好玩嗎?快說給我們聽聽。
云云:好吧,我告訴你吧:年前,我和哥哥一起參加了滑冰學習班,在體育館學習。剛開始,我不會滑,總是摔跤,后來我終于學會了滑冰,我還會玩花樣呢!
安安:哇,太棒了!
寧寧:看來,你的收獲真不小!
……
2、(引導回憶)你在寒假里參加了哪些活動?快把你最感興趣的一項活動或最難忘的一件事講給同學聽。
提示:從以下幾方面講清楚:
(1)什么時間、和誰、到什么地方。
(2)說清楚事情的經過。
(3)你還想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交談,教師相機指導,注意提醒學生認真聽別人講話,主動交流,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
四、創設情景,練說促寫、畫
1、現在,“我的寒假生活”小記者招待會正式開始,請第一批小記者戴好記者證開始采訪。(學生自由組合輪換當“記者”和“被采訪者”,進行口語交際。教師巡視指導并注意發現講得好的同學。最后,請幾組同學上臺展示采訪過程。)
2、鼓勵學生把自己講述的內容寫下來。
老師:小朋友們參加的活動是那么豐富,收獲是那么大。老師想辦一期《多彩的寒假生活》黑板報,大家愿意幫幫忙嗎?
現在就請同學們記錄下剛才說的內容來投稿。有兩種方式,大家可自選。
(1)用筆畫下自己的經歷,可畫一幅畫,也可以畫幾幅畫。
(2)把剛才說的寫下來,能寫幾句寫幾句,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問老師、同學。
[評析]本課教學設計側重口語交際,通過創設情景來激發學生交際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無拘無束、自主自愿地進行交際,體現出“雙向互動”的特點。教學中教師用富有熱情和鼓動性的語言,創設出一個個交際情境,激發起學生的表達欲望,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動起來。教師扮演記者采訪學生,學生互相交流寒假里感興趣的活動,學生扮演小記者采訪同學并互換角色,在雙向互動的訓練過程中,鍛煉和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