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第二課時教案(精選17篇)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第二課時教案 篇1
施教日期:XX年 月 日
教學內容 10、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共幾課時 3
第幾課時 2
課型 新授
教學
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四個生字,掌握兩個新的偏旁,并正確美觀地書寫。
3、通過朗讀課文,想象課文情境,自己演練等方法,熟知“先生的要求”,并在熟記的基礎上練習背誦。
4、向鄧小平爺爺學習,認真寫好每個字,練就一手好字。
教學
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與背誦課文,鞏固良好的學習習慣。
難點:熟知“先生的要求”,并在熟記的基礎上練習背誦。
教學
資源
1、寫有課文的小黑板
2、生字卡片
預習
設計
1、讀熟課文、背出課文。
2、不看生字能正確書空。
3、想想鄧小平爺爺為什么能寫出這么一手好字?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一、解題激趣
1.讀題、解題,說出自己的理解。
2.產生求知欲。
二、品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節,讓其他同學評議。
2.給“經常”、“夸獎”換個詞,意思不變。
3.在朗讀的基礎上練習說話。
4.看看、想想、說說(同桌互說,指名說,補充)。
三、品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第二節,邊讀邊批注,男女生分讀所畫的兩類句子。
2.聯系自己的學習談一談,再說說鄧小平的主要功課是什么?
3.讀句子:
(1)找出表示動作的詞,說說先生的要求中包含哪幾步?
(2)演示“蒙”、“描”、“寫”,理出順序。
(3)用“先……再……”說一說順序。
(4)齊讀句子,讀出重點詞。
4.各自讀這句話。
(1)練習說話。
(2)讀準多音字“要”的讀音。
(3)讀好文中句子,談談自己讀懂了什么?
(4)體會鄧小平“這樣用功”是怎樣“用功”。
(5)齊讀這句話,感受鄧小平寫字的認真。
(6)用自己的話夸夸鄧小平。
5.齊讀“很高興”,讀出母親的心聲,體會母親內心的興奮和對兒子的喜愛之情。
6.聯系自身實際進一步體會母親的心情。
7.在朗讀中再次體會。
8.根據提示進行復述。
9.復述“先生的要求’指導自己的行動。
四、指導背誦
1.聽清提示,邊讀邊思。
2.練習背誦。
五、學習生字
1.學生認讀。
2.交流記住生字的字形(學習三個偏旁)。
3.學生跟著書空,觀察,并說出注意點。
4.學生描紅,仿影,臨寫。
一、解題激趣
1.板書課題,要求學生根據上節課的學習解題。
2.鄧小平為什么能得到最多的紅圈圈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尋求的答案。
二、品讀第一自然段
1.誰來讀第一節?
2.歸納學生的評議。
換詞理解。
3.活用句式:用“因為……所以……”來說第一節的內容。
4.出示插圖一,觀察想象。
圖上畫的是誰和誰?他們在干什么?先生有什么表情?他會說些什么?
三、品讀第二自然段
1.教給學生自讀方法,用“~ ~”畫出寫先生的句子,用“ ”畫出寫鄧小平的句子。
2.理解“功課”。你學了哪些功課?主要功課又是什么?
3.出示句子: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寫得好的字,先生就在上面畫個紅圈圈。
4.指導體會第四句。
(1)出示“每次……都……”。
(2)出示詞語“要求”。
(3)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
(4)理解體會。
(5)現在,我們已經指導鄧小平學習這樣用功,再來讀讀這句話,你想怎么讀?先自己練一練。
(6)你覺得鄧小平爺爺是個怎樣的人?
5.大家說得真好!難怪他的母親知道后,心里……
6.想一想,如果你學習也這樣用功,你媽媽會怎么做?怎么說?
7.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節。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體會鄧小平學習的認真。
8.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復述第二小節。
9.指導實踐,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練習寫字時會怎么做。
四、指導背誦
1.抓重點詞引讀全文。
2.指著板書指導學生背誦。
五、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鄧 到 功 課。
2.交流這幾個生字怎么記住?
3.教師范寫。
4.提出寫字要求:姿勢正確,把字寫美。
作業
設計
★完成《習字冊》上四個生字。
★★完成《一課一練》剩余。
★★★閱讀書法家刻苦練字的故事,如王羲之“墨池”的故事、徐文長以樹葉當紙的故事等。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第二課時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能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鄧小平從小認真練字的事,激發學生從小微認真學習的思想感情,好好學習。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第2自然段。
教學訓練:
1.培養學生認真聽講和積極舉手發言的習慣。
2.養成認真寫字的習慣。
教學準備:
字卡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質疑導入
1.板書,讀題
2.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想提出什么問題?
3.帶著這些問題,自讀課文
二、介紹人物
1.投影人物:鄧小平爺爺是我們新中國的第二任主席。他是我們全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是他設計了我們中國改革開放的藍圖。是他同英國人談判,創造性地設計了“一國兩制”的方針,使香港、澳門勝利地回到祖國媽媽的懷抱。鄧小平爺爺為了我們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為了我們新中國的偉大前途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小朋友應該時時記著他的名字。
看插圖,說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2.鄧小平爺爺是這樣的偉大,他的故事多的講不完。今天,老師就來講他小時侯的一個故事,題目是:(板書課題)
3.讀課題,質疑問難。
三、初讀課文
1.老師講故事,要求仔細聽,認真想。
2.自由讀課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3.檢查朗讀情況。
出示生字詞。
經常 當時 夸獎 功課 每次 要求
紙 蒙 描 熟 照 按
指名讀。
(1)分段指讀。
(2)隨機正音。
(3)讀好長句子,指導讀好停頓。
4.讀了課文,你們知道了什么?
四、學習第一段
1.指讀,有沒有詞語不懂?
2.出示:受到夸獎經常
3.先生為什么要夸獎鄧小平呢?
4.指導朗讀(小時侯一手經常 夸獎)
5.看圖:圖上畫了誰和誰?他們在干什么?先生的表情怎么樣?
(1)小時侯的鄧小平爺爺,他練字是多么專心呀!先生在他的身后看得是多么高興呀!
(2)請大家想一想,先生會對鄧小平說些什么?
6.老師也最喜歡學習認真的小朋友。今天我也發現有這幾個小朋友……上課很認真,發言很積極,讓我們一起來夸一夸他們。
五、學習生字
1.學習生字:鄧平 到夸
2.學生自主記憶。
3.練習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二、朗讀第二段
1、自由讀課文,看看這一段里有幾句話?哪句話寫了鄧小平小時侯認真練字的?用——畫出來。
2、出示句子。
每次寫字,鄧小平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到的紅圈圈最多。
(1)這里先生的要求指什么?誰能聯系前面幾句話來說說?
(2)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
練習用“先……再……“說一句話。
(3)請學生上臺演示:蒙 描 寫
(4)誰能想象一下,鄧小平爺爺小時侯會怎樣寫字的呢?
(5)學生交流。
3.他就是這樣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的,“這樣用功”指怎樣用功?這樣做的結果怎樣呢?再請小朋友聯系下面的幾句話來思考。
回顧全文,討論。
鄧小平爺爺小時侯寫的字就很好,我們從哪兒看出來?
鄧小平爺爺為什么能把字寫得好呢?
4.老師的獎賞,媽媽的高興,都說明鄧小平小時侯確實是個勤奮學習的好孩子。
5.朗讀練習。(把媽媽高興的心情讀出來)
三、賞讀全文
1.有感情地讀全文。
2.這篇課文,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深刻?讀一讀。
3.遷移練習。
(1) “每次……都……”練習說話。
(2)練習背誦。
著重指導背誦第二自然段。
四、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當功課
2.學生描紅,臨寫。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朗讀全文
1.分段指讀。
2.分男女生比賽讀。
3.質疑問難。
二、學習生字
1.識記剩下的生字,指導書寫。
重點書空“求”,強調筆順。
2.學生描紅:求這
三、課外作業
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們聽。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第二課時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鄧、平、求、當四個生字,認識小字頭
3、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介紹
教學過程:
一、直接讀課題,質疑激發閱讀興趣。
1、指板書好的課題。——10.他得的紅圈圈最多其中(得的圈圈最標上拼音)
小朋友們,這堂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十課,誰想第一個讀一讀課題?(指名讀)《他得的紅圈圈最多》。他已經注意到了課題中的兩個輕聲音節!誰也能把課題讀好?(齊讀)如果學生少讀一個的,那就講解:得的意思就是得到。
2、通過預習,你們知道題目中的他是指誰嗎?
他就是鄧小平。誰能讀好這個人名?(指名讀)相機評價:你的后鼻音讀得真準!誰能和他讀的一樣標準?
教“鄧小平”三個字。
這個名字里有兩個生字寶寶,你已經認識了哪個?帶同學一起學習一下
鄧:又字做旁捺變點,雙掛耳在右邊,它的耳垂比較大,最后一筆懸針豎,豎中線右邊站得直。
平:上面一橫比較短,中間點撇不著地,長橫緊貼橫中線,橫畫波折很明顯,豎畫也是一懸針。
讓我們再一起讀一讀他的名字。你了解他嗎?(根據實際情況,教師補充介紹。)
鄧小平爺爺不僅在打仗方面很厲害,還讓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國媽媽的懷抱,他的書法也寫得可好啦。
(看,左邊的字就是鄧爺爺小時候寫的,右邊的是他長大后寫的。(出示作品)他寫的好不好?我們發現,這些字都是用什么寫的?)(毛筆)在鄧爺爺小時候,沒有鉛筆、鋼筆,人們寫字、寫信、寫文件的時候,都要用毛筆,所以(出示)當時,寫毛筆字是小學生的主要功課。誰來讀一讀?(齊讀)這句話很簡單,但是有一個生字寶寶想考考大家(出示當)誰能給當組個詞?小朋友你知道當的部首是什么嗎?這是一個新部首叫小字頭,他長得很像“小”這個字。我們還學過當的另一個讀音叫(第四聲)
正是因為當時寫毛筆字這么重要,所以鄧爺爺小時候就能寫這么好,老師可喜歡他啦!瞧,(出示)鄧小平爺爺小時候就能寫一手好字,經常受到先生的夸獎。
我已經聽到小朋友在自己輕輕地讀了,快,借助老師標出的分隔符自己先讀一讀。這句話中有兩個詞語很調皮,想出去玩,小朋友能不能幫他們找個近義詞替他們看看家?
“經常”我們還可以說成——“常常”;“夸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表揚”。我們班誰也因為寫字好經常受到老師的夸獎?開心的詞語跑回句子中去啦,讓我們一起大聲讀一讀。(齊讀)
先生這么喜歡鄧爺爺,除了夸獎,鄧爺爺還得到什么鼓勵?(他還得到很多紅圈圈)
二、讀順句子,識記生字
同學們,你知道為什么鄧小平爺爺能得到那么多紅圈圈嗎?請小朋友自己打開書本,翻到57頁,認真地讀一讀課文,找一找相關語句并劃下來。遇到難讀的生字圈一圈。(指名回答)
1、(出示)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小朋友先自己讀一讀,你剛才在讀的時候覺得哪幾個詞語比較難讀,你想提醒一下小朋友?(學生說)大家跟著他讀一讀(點紅按、要求)(如果學生沒有說到)各位小老師都很棒,老師還要補充提醒小朋友兩個地方:按,讀準字音,求:找一找求字哪一筆最容易定位?應該怎么寫?(學習求)要在這里讀稱第一聲,它還可以讀成第四聲。是多音字。
請大聲流利地帶著大家讀一讀這句話?誰能按我這位先生的要求來做嗎?挑戰自己一次?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行。(指名)一起跟著他讀一讀。
我要把大拇指送給你們!這位先生喜歡用紅圈圈來夸獎他的學生字寫得好,我最喜歡用大拇指來夸獎我們這些進步的孩子!
2、那當時的先生在學生寫字方面都有什么樣的要求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出示)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點紅)紙、蒙、描、照、熟
這句話可不好讀!瞧!句子這么長,生字又特別多,讀起來還真是不太容易。所以句子里的生字寶寶,先手牽手來和大家見個面,誰來當當小老師,把你認識的字帶大家一起讀一讀?(蒙、描:動作,熟:意思,照著:意思)看,老師做了個什么動作?(蒙),接著,我又在這張紙上(描)生字寶寶手拉手連成句子你還會讀嗎?老師要看看咱們班是女生讀書水平高呢,還是男生的讀書本領強?咱們來比一比!誰先來?(男女生各派一人比賽讀)
哎喲!還真是旗鼓相當,難以分出高低!請全班學著這兩位同學的樣子讀一讀。
三、檢查朗讀,了解大意
師:小朋友讀得真棒,相信課文一定讀得一樣棒!我們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想試試的同學舉手!
這么多小朋友都舉手了!那老師想請小朋友一起拿好書本,整齊地來讀一讀先讀第一自然段(齊讀)
大家讀得真棒!第二自然段有點長,注意讀通順。
四、教學生字,指導書寫
1、鄧小平爺爺就是這樣認認真真寫字的。讓我們一起讀首兒歌夸夸他:爺爺從小本領大,用功練字有方法,一手好字頂呱呱,我們也來學學他!
小朋友,想學一學鄧爺爺嗎?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一課要寫的最后一個生字來了!還認識嗎?齊讀一遍。(夸)
2、指導寫生字。
誰能給夸組個詞?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
敢和鄧爺爺這位寫字高手比一比嗎?
好!拿出習字冊,學著鄧爺爺小時候習字的方法,先對著字帖描一描!
學生描紅,老師行間巡視。展示描得好的學生作業。
五、總結,布置作業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初讀了《他得的紅圈圈最多》這篇課文,認識了許多生字,學寫了少數生字,讀通了全文,并且知道了鄧小平爺爺從小就能寫一手好字。老師相信如果小朋友一直都能認認真真按照鄧小平爺爺的方法來寫字,肯定也能寫出一手好字的!加油哦!下課!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第二課時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
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第2自然段。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板書課題。
2、指導學生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師在題目上打上小問號。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讀效果。
(1)出示生字詞。(正音,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將生字詞帶入課文中讀一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3)課文中的長句子能讀得正確、流利嗎?(出示長句)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用評議。
4、再次練讀課文。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師范讀課文。
2、解答剛開始上課時提的問題。“他”是誰?“紅圈圈”是什么?
3、你們了解鄧小平爺爺小時候什么事?
4、文章講了鄧爺爺小時候什么事?
四、教學生字
1、鞏固生字字音。
2、教學新偏旁。
3、自學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
4、反饋,檢查。
5、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記住這些生字呢?
6、指導寫字。
7、生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
五、小結
六、教學后記:“次”較難掌握。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在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繼續學習生字詞,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鄧小平認真練字的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
教具: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二、精讀課文。
1、精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說說這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理解詞句。(指名讀)
(3)看圖進一步理解句意。(出示圖一)圖上畫了誰和誰?他們正在干什么?先生的表情怎樣?他會說些什么?
(4)指導朗讀。
2、精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理解有關詞句。
(3)指導朗讀。(自由讀)
三、賞讀課文。
1、有感情地讀課文。
2、這篇課文,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讀一讀。
四、鞏固練習。
1、用“先……再……”和“每次……都……”等寫話。
2、課外閱讀《鄧小平爺爺小時候的故事》。
五、總結
六、教學后記:
學生鄧小平的故事了解更多了。也能背誦課文。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第二課時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第2自然段。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板書課題。
2、指導學生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師在題目上打上小問號。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讀效果。
(1)出示生字詞。(正音,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將生字詞帶入課文中讀一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3)課文中的長句子能讀得正確、流利嗎?(出示長句)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用評議。
4、再次練讀課文。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師范讀課文。
2、解答剛開始上課時提的問題。“他”是誰?“紅圈圈”是什么?
3、你們了解鄧小平爺爺小時候什么事?
4、文章講了鄧爺爺小時候什么事?
四、教學生字
1、鞏固生字字音。
2、教學新偏旁。
3、自學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
4、反饋,檢查。
5、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記住這些生字呢?
6、指導寫字。
7、生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
五、小結
六、后記
“次”較難掌握。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在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繼續學習生字詞,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鄧小平認真練字的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二、精讀課文。
1、精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說說這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理解詞句。(指名讀)
(3)看圖進一步理解句意。(出示圖一)圖上畫了誰和誰?他們正在干什么?先生的表情怎樣?他會說些什么?
(4)指導朗讀。
2、精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理解有關詞句。
(3)指導朗讀。(自由讀)
三、賞讀課文。
1、有感情地讀課文。
2、這篇課文,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讀一讀。
四、鞏固練習。
1、用“先……再……”和“每次……都……”等寫話。
2、課外閱讀《鄧小平爺爺小時候的故事》。
五、總結
六、后記
學生鄧小平的故事了解更多了。也能背誦課文。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第二課時教案 篇6
一、導入。
孩子們,當你們作業寫的工整、美觀,老師是怎么獎勵你們的?(獎星星、加分),現在請你們拿出《練習與測試》,看看你們共得了多少顆星星?誰得的星星最多?大家說說為什么他得的星星最多呢?有一位老師呀,他獎勵學生作業完成的好,是獎勵“圈圈”,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
板書課題: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齊讀課題,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誰得的紅圈圈最多?(他)他是誰呢?我們一起打開課本。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用字卡檢查自學生字詞。
最多 經常 夸獎
功課 蒙著 字帖
練熟 要求 用功
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讀,齊讀。
2、借助拼音讀課文,讀準字音,不錯、不添、不減。
3、師生合作讀課文,以逗號接讀,隨機反復讀關鍵句子。
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誰得的紅圈圈最多呀?(他)。他是誰呢?(鄧小平)。簡單介紹鄧小平。鄧小平爺爺為什么得的紅圈圈最多嗎?出示課件:
鄧小平爺爺小時候就能寫一手好字,經常受到先生的夸獎。
鄧小平爺爺小時候就能寫一手好字,常常受到先生的表揚。
(1)指名讀。
(2)“經常”可以換成什么詞?(常常)
(3)“夸獎”可以換成一個什么詞?(表揚)
齊讀。
老師為什么要表揚鄧小平爺爺呢?
出示課件:
鄧小平爺爺小時候就能寫一手好字,經常受到先生的夸獎。
【因為】鄧小平爺爺小時候就能寫一手好字,【所以】經常受到先生的夸獎。
(1)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添加了因為……所以……)
(2)指導誦讀。
(3)背誦。
2、鄧小平爺爺經常受到先生的夸獎,是因為他呀,功課做的好,那我們一起來看看,鄧小平爺爺小時候的功課是什么呢?出示課件:
當時,寫毛筆字是小學生的主要功課。
指名讀、齊讀、背誦。
3、孩子們,寫毛筆字可難了,因為呀,毛筆的筆尖是軟的,我們一直看鄧小平爺爺的先生是怎么教的呢?出示課件:
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寫得好的字,先生就在上面畫個紅圈圈。
(1)指名讀、嘗試背誦。
(2)合作讀:
師:先生要孩子們先
生: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
師:再
生:照著字帖寫。
齊:寫的好的字,先生就在上面畫個紅圈圈。
(3)指名用“先……再……”練習說話(課堂鋪墊)。
(4)齊讀、背誦。
4、先生教的可真仔細,我們一起來看看鄧小平爺爺是怎么做的呢?出示課件:
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母親知道小平學習這樣用功,心里很高興。
(1)自讀。
(2)分角色讀。
師: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
合: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女1: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
合: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男1: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
合: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3)齊讀。
(4)提問:為什么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因為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母親心里很高興,是因為——母親知道鄧小平學習這樣用功。
(5)齊讀。
(6)齊讀、背誦。
5、齊讀課文、填空式背誦課文。
四、學習生字。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第二課時教案 篇7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反思
教學這樣的課文,我總會擔心學生不感興趣。因為這樣的課文不如童話故事精彩,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大。如何讓學生對課文產生興趣呢?我想,最好的辦法就是引導學生進入課文,引導學生走近課文的主人公,嘗試著讓學生成為課文的主人公,激起學生親身的體驗,來激起學生對課文描寫人物的親近感,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時,我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展開聯想與想象,豐富課文的內容。比如,教學第一自然段,我從插圖入手,通過簡要介紹,讓學生對鄧小平有個大概了解。根據“經常”、“夸獎”兩個詞語,我引導學生聯想自己受到夸獎時的心情,然后,讓學生入情入境體會先生和鄧小平的心情。這樣不僅讓學生有了身臨其境之感,而且豐富了課文的情境。因此,在進入情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讀好課文,也顯得游刃有余了。
教學時,盡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關于第二自然段“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這一句的教學,我原先有這樣一步設計——出示白紙、字帖,教師示范“蒙、描”的動作,告訴學生這個過程就叫“仿影”。再演示“照著字帖寫”告訴學生這就叫“臨帖”。幾經思考,我把教師的“示范”改為讓學生親自實踐。所以,我給每位學生發了一張薄薄的白紙,我讓學生“先用紙蒙著字帖”,然后再按照我平時的描紅要求,照著字帖描。在這一過程中,我相機進行點撥,學生便心領神會了。讓學生的親自實踐,代替了教師的分析和“示范”,此時,學生對課文有了更進一步的領悟。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反思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一課中的重點句子是“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我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本班學生朗讀方面的不足,指導學生朗讀好這個長句子:讀好句子中的停頓和字詞的發音。
在教學時,我先聯系孩子的生活實際來進行提問:“我們平時寫字,老師對你們都有什么要求?”學生很快就說出了:“身要正,肩要平,臂要開,足要安。握筆姿勢要正確,眼睛離書和本子一尺遠。”接著我引導孩子回憶懷素是怎樣寫字的呢?大家立刻對我的提問做出了有效的回答。最后我再讓大家想一想:那么我們課文中的先生又是怎樣教鄧小平寫毛筆字的呢?學生很快找出:“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經過這樣的點撥和引導,學生終于走出理解的誤區,真正理解了“先生的要求”的真正含義。
教學時,我盡量讓學生自主學習。在理解“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這一句的時候,我原來準備直接告訴學生這句話的意思。幾經思考,我把教師的“示范”改為讓學生親自實踐。所以,我讓每位學生準備一張薄薄的白紙,再讓學生“先用紙蒙著字帖”,然后按照我平時的描紅要求,照著字帖描。最后再拿去白紙照著字帖臨寫。在這一過程中,我相機進行點撥,告訴學生什么是“用紙蒙著字帖描”,什么是“照著字帖寫”,學生很快便心領神會了。
教學過程中的方法和策略是層出不窮的,只要運用恰當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反思
教學這課文時,我總擔心學生不感興趣。因為這樣的課文不如童話故事精彩,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大。如何讓學生對文本產生興趣呢?我想,最好的辦法就是引導學生進入文本,引導學生走近課文的主人公,嘗試著讓學生成為課文的主人公,激起學生親身的體驗,來激起學生對課文描寫人物的親近感,從而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他得的紅圈圈最多》一課時,有一個長句子“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學生朗讀這個句子時,總是疙疙瘩瘩的,甚至還有把句子讀破的。于是我拿出字帖放到黑板上,告訴學生這是字帖,然后用一張薄一些的白紙蒙在上面描,讓學生明白這是“描”,接著拿掉蒙著的紙,再照著它寫,讓學生明白,“照著字帖寫”是怎么回事。學生都聚精會神地看我演示,這樣示范過后,再讓學生來讀,他們就在理解的基礎上,比較順利且流利地讀出來了。然后,我讓孩子們用“先……再……”造句,起先孩子們不知道怎么說,我就出示了例句“下課鈴一響,我先( ),再( )”,思維的火花一下子被激發了,說了好幾個句子,接著孩子們不由自主地都想到了自己放學后回到家里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有的孩子說:“放學回家后,我先寫作業,再吃飯。”“放學回家后,我先寫作業,再看書。”“放學后,我先寫作業,再幫助奶奶干活。”……當孩子們說到這些時,我就趁機滲透思想教育,表揚他們的良好的習慣。
在這課中,“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這句話也是重點句子,不但要指導學生朗讀好這個長句子,還要理解鄧小平爺爺寫字是怎樣“按先生的要求去做”的。
在教學時,我提出了問題:“我們平時寫字,老師對你們都有什么要求?”(這是聯系生活實際來領悟。)
學生很快答出:身要正,肩要平,臂要開,足要安。握筆姿勢要正確,眼睛離書和本子一尺遠。”
“那么懷素是怎樣寫字的呢?”(這是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理解新知識。)
“懷素寫字非常認真,他總是先看清字的形狀,記住字的筆順,再一筆一劃照著寫。”“那么我們課文中先生又是怎樣教小學生寫毛筆字的呢?到課文中找一找。”(這是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
學生很快找出:“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
“同學們,這就是鄧小平爺爺寫字時,先生對他們的要求。”
學過課文之后,我們知道鄧小平爺爺能寫一手好字的原因是他能夠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那么,我們以后在練習寫字的時候該怎樣做呢?
“我們也要像鄧小平爺爺學習,在寫字時要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真書寫。”
學習完這課后,孩子們最大的收獲就是:孩子們在寫字方面注意了,并不斷在進步中。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第二課時教案 篇8
課文結構簡單,淺顯易懂,教學時,我讓學生多讀書,在讀中感悟體會,抓住字詞來指導朗讀體會。
在教學時,我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展開聯想與想象,豐富課文的內容。比如,教學第一自然段,我從插圖入手,通過簡要介紹,讓學生對鄧小平有個大概了解。根據“經常”、“夸獎”兩個詞語,我引導學生聯想自己受到夸獎時的心情,然后,讓學生分別把自己當成先生和鄧小平,入情入境體會先生和鄧小平的心情。這樣不僅讓學生有了身臨其境之感,而且豐富了課文的情境。因此,在進入情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讀好課文,也顯得游刃有余了。
教學時,我盡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關于第二自然段“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學生朗讀這個句子時,總是疙疙瘩瘩的,甚至還有把句子讀破的。盡管我跟他們解釋了,“描”就是拿另一張紙放在字帖上寫字,“照著字帖描”就是看著字帖上字的樣子,在本子上自己寫。前者簡單,后者難,所以先描,等練熟了,才能照著寫。盡管苦口婆心,還范讀了一遍,又帶讀了好幾遍,還是有學生讀得不連貫。我采用了實物示范的方法。拿來了字帖放到黑板上,告訴學生字是字帖,然后用一張薄一些的白紙蒙在上面描,讓學生明白這是“描”,接著拿掉字帖,再照著它寫,讓學生明白,“照著字帖寫”是怎么回事。學生都聚精會神地看我演示,比起開始我講解的認真上百倍。這樣示范過后,再讓學生來讀,他們就在想著場景理解的基礎上,比較順利且流利地讀出來了。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第二課時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第2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質疑導入:
1、板書課題。10.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2、指導學生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師在題目上打上小問號。
4、剛剛大家很會動腦筋,提出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呀還得靠小朋友自己來解決。下面請小朋友仔細聽這個故事,聽完后用手勢表示,你已經解決了幾個問題。(課文錄音)
5、交流:
(1) 他是誰?根據學生回答,揭示:他就是鄧小平。教“鄧小平”三個字。請小朋友看清老師是怎么書寫的。再讀好這個人名。有誰知道鄧小平是個怎樣的人嗎?(根據實際情況,教師補充介紹。)
鄧小平爺爺是我們新中國的第二任主席。他是我們全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是他設計了我們中國改革開放的藍圖。是他同英國人談判,創造性地設計了“一國兩制”的方針,使香港、澳門勝利地回到祖國媽媽的懷抱。鄧小平爺爺為了我們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為了我們新中國的偉大前途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2)紅圈圈又是什么呢?(當時,小學生的主要功課是寫毛筆字,寫得好的字,老師就在上面畫個紅圈圈,表示無聲的夸獎和肯定。)
(3)為什么鄧小平爺爺得的紅圈圈最多呢?請小朋友打開書本。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遇到有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和序號。
(3)碰上不理解的字詞打上一個小問號。
2、檢查自讀效果。
(1)出示生字詞。(正音,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將生字詞帶入課文中讀一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3)課文中的長句子能讀得正確、流利嗎?(出示長句)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用評議。
三、精讀課文。
1、精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說說這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理解詞句。(指名讀)
(3)看圖進一步理解句意。(出示圖一)圖上畫了誰和誰?他們正在干什么?先生的表情怎樣?他會說些什么
(4)指導朗讀。
2、精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一段一共有幾句話?哪一句話寫寫鄧小平小時候認真練字的?用“——”把這句話畫下來。
(2)回答后出示句子:每次寫字,鄧小平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
a、指名讀句子。思考:這里的“先生的要求”指的是什么?誰能聯系課文中的話來回答?(先用紙蒙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
b、誰能想象一下,鄧小平小時候會怎樣練習?理解后再讀這句話,讀好“每次”“都”等字詞。
c、正由于他這樣認真,結果怎樣?請小朋友聯系下面的幾句話來思考。(老師給他打的紅圈圈最多。他的母親很高興。他練出了一手好字。)
3、創設情境,練習說話。
情境一:當老師批到鄧小平的作業本時,會是怎樣的神態,怎樣的動作,還會說些什么?
情境二:當媽媽看到都是紅圈圈的作業本時,她又會想寫什么?說些什么?
情境三:當同學們看到鄧小平的作業本時,又會說些什么?
任選一個情境,進行說話練習。
(老師的獎賞,母親的高興,同學的羨慕,都說明鄧小平小時侯確實是個勤奮學習的好孩子。)
四、賞讀課文。
1、有感情地讀課文。
2、這篇課文,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讀一讀。
五、課外延伸。
課外閱讀《鄧小平爺爺小時候的故事》。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講的是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事。全文分兩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紹鄧小平爺爺從小就能寫一手好字,第二自然段具體寫鄧小平爺爺從小怎樣練字和所取得的成績。教學的重點是第二自然段。課文配有插圖,生動形象地再現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應充分利用插圖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學情分析:
課文中有些句子太長,學生不能很容易就讀通順,教師要認教讀并做出示范。要通過反復指導朗讀,體會重點詞語,看課文插圖,幫助學生感悟課文。對一年級學生的朗讀要求不宜太高,應重點落在讀好句子和語句的重點詞語上。指導背誦第二自然段時,可提示學生敘述順序:先生的要求→鄧小平的做法→母親的心情。按這樣的順序練習背誦就容易多了。小字頭和前面所學的學字頭容易混,寫時注意豎下沒有鉤,左邊是點,右邊是撇,次偏旁多在上下結構字上部。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第二課時教案 篇10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學會課文的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在指導閱讀時,充分利用插圖來加深課文的理解。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生字卡片
四、教學時間: 三教時
第一教時
一、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
2、學習課文出現的生字詞。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
(一)板書課題,質疑導入
1、板書課題。
領讀后問: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提出什么問題?
2、剛才大家提出的問題,請默讀課文后回答。
3、師:鄧小平,人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二)初讀課文
1、看軟件演示,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
2、第二幅土,說說你從這幅圖上看到了什么?
3、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圈出生字,嘗試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4、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帶上音節)
經常當時主要功課每次要求紙蒙描熟照按
(2)指名借助拼音拼讀生字詞。
(3)擦去拼音,繼續認讀生字,指名讀。
(4)說說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
(5)出示長句,指導停頓。
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貼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
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指名試讀課文,側重檢查長句子的停頓是否恰當。
(三)布置作業
1、繼續認讀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長句子和輕聲。
第二教時
一、教學要求:
1、復習生字詞,理解在文章中的意思。
2、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從小認真學習的思想感情,好好學習。
二、教學重難點: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激發學生從小認真學習的思想感情,好好學習。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
四、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出示詞語,指名認讀。
經常先生母親知道鄧小平
時候當時功課衣服
2、朗讀課文。
(二)講讀課文
1、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說說讀懂了什么?
(2)口頭填空:
鄧小平爺爺小時侯就能寫好字,受到先生的。
師:“一手”有時用來表明某人有一種技術或本領。
(3)指名朗讀全段。
2、第二自然段
(1)揭示練習題,講這是兩個長句,要求各自輕輕讀課文后口頭填空。
先生要孩子們用紙蒙著字帖,練熟了,照著字帖。
寫字,鄧小平爺爺按先生的去做,所以,他。
(2)再次讀第二自然段,思考下面的問題。
這一段共有幾句話?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兩個長句告訴我們什么?
(3)練習用“先------再-----”說一句話。
(4)看軟件,體會先生的要求。
(5)指名讀第五句,提問:小平怎樣用功?母親心里怎樣高興?
3、回顧全文,討論:
(1)鄧小平爺爺小時侯寫的字就很好,我們從哪兒看出來?
(2)鄧小平爺爺為什么能把字寫得好呢?
自由練讀,知名朗讀。
(三)布置作業
1、熟讀兩個長句。
2、給下面的詞換上意思相近的詞:
夸獎經常用功應該
3、練習背誦課文。
第三教時
一、教學要求:
1、指導背誦課文。
2、指導正確、端正、勻稱的把字寫在田字格中。
二、教學重難點:
指導背誦和寫字。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說出跟下面各詞意思相近的詞
夸獎經常用功應該
2、背誦兩個長句。
(二)背誦指導
1、著重指導背誦第二自然段。回憶這一自然段五句話的層次。
2、第一句話:寫當時寫毛筆字是小學生的主要功課。
第二、三句話寫先生怎樣指導學生寫字。
第四句話寫鄧爺爺每次寫字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得的紅圈圈最多。
第五句話寫母親知道以后的心情。
3、自由試背,指名背誦。
(三)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鄧平經當主課次求
2、上面這些字,哪些字寫的時候容易安排?請說說你的想法?
3、指導:
“鄧、經、課、次”雖然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具體安排上還是有區別的。
“鄧”上部橫向持平。
“經、課”左邊的上部都略高于右邊。
“次”左低右高。
“鄧”的右邊部分,第一筆是橫撇彎鉤。
4、練寫生字。
5、上面這些生字,我們怎樣才能記住他們的字形呢?
師生共同討論。
(三)布置作業
1、在田字格中認真書寫。
2、背誦課文。
板書:
9、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每次都能按要求去做
得的紅圈圈最多
能寫一手好字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第二課時教案 篇11
一、教材分析:這篇課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講得是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事。文中共有2段,第一段講鄧小平爺爺能寫一手好字;第二段講鄧爺爺能寫好一手好字原因和取得的成績。學生對鄧爺爺沒多少了解,但是得紅圈圈的故事與他們的寫字經歷有關,,再配上插圖,應該不難理解課文內容。
二、教學目的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部分詞語,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3.能用“先……再……”練習說話。
4.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
三、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詞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這篇課文,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看看大家詞語掌握得怎么樣了?
師:火車火車誰來開?
經常 受到 夸獎 當時 主要 功課 蒙著 照著 要求 這樣 練熟 圈圈 毛筆 鄧小平
教師要隨時正音,尤其是“當、鄧、平、輕”是后鼻音。
小組比賽讀。
2、指名分段讀課文
師:其他同學認真傾聽,他讀得怎么樣。
(二):講授新課
過渡:大家生字掌握的都很好了,現在我們來學習課文。
1、大家齊讀第一段
師:讀了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1)學生交流。出示第一自然段
(2)師:“經常”是什么意思啊?
指名回答。
(3)師:那鄧小平爺爺為什么會受到老師的夸獎呢?
學用“因為……所以……”造句。
2、學習第二段
(1)、點名讀第二段
小朋友都讀好了,老師相信小朋友都知道了鄧小平爺爺小時侯怎樣練字的。老師想先問問小朋友,他為什么要練字?
學生回答。(第一句話)
出示第一句話。 “主要”功課中的主要怎么理解?
(2)、他們是怎么練字的呢,請大家在文中用直線畫出來。生回答書上相關的語句。
出示:懷素寫字非常認真,他總是先 ,再 。
我們應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先 ,再 。
師:鄧小平爺爺就是這樣練字的。這可是練字的好方法!我們再把它讀一讀,把這個方法記住了。
師:小朋友記住了嗎?老師要考考大家記住了嗎?
(課件出示填空補充習題三)
指名來回答。
(3)、鄧爺爺有沒有聽話啊?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呢?你能不能把它讀一讀?
師: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呢?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呢?
學生交流“每次”。師“每次”是什么意思?學生回答。
師:是呀,鄧小平爺爺每次都能按照先生的要求去做。(出示第四句)
你從中知道了,鄧小平爺爺小時候是個怎樣的人啊?
“鄧小平爺爺小時寫字很刻苦,很認真”
師:那你能讀出鄧小平爺爺讀書認真嗎?自己練這句話。
師:我們一起來,讀出刻苦,認真的語氣。
師引讀:(指黑板的課題)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師:也是得到老師的表揚最多。他的母親知道后,會怎么想?會有什么樣的心情?
學生回答。“高興”
“小平學習這樣用功”,“用功”的功要學會區分,(出示課件,功、工、公區分)
師:你能把把這種高興讀出來嗎?齊讀此段。
師小結:我們知道了鄧小平爺爺是如何練習寫字的。我們再來感受一下,小時侯的鄧小平爺爺刻苦,認真寫字的情景。齊讀第2段。
指導背誦
(三):師總結:學了課文,你打算以后怎樣練習寫字?
(四):學習寫字。
1、師:(課件出示分好類的生字“鄧、到、功、課”)小朋友,你知道林老師要把這些字放在一塊嗎?學生回答。
2、師:我們今天就來寫左右結構的生字。
出示“鄧”,師: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你要提醒同學們要注意什么?
(1)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2)學生在硬筆習字冊上描一個寫一個。
(3)展臺反饋。
同樣辦法學習另外3個字。
板書: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因為……所以……
先……再……
反思:
在教學這一課內容時,我主要抓住2個方面進行訓練。一方面是學用字詞句,“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這句話里的“先……再……”學生在了解詞義的基礎上,學會遷移運用,如,“我總是先洗手,再吃飯。”另一方面通過鄧爺爺寫字的秘訣來培養孩子們寫字習慣,教會他們什么是描、臨帖,并拿出一個練字本試驗,讓大家也學習這種練字方法。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第二課時教案 篇12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學會新偏旁及部分生字。
2、認識本課的生字詞,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美觀地書寫本課的9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的生字詞,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美觀地書寫本課的生字。
一、預習要求
1、學生默讀課文后回答。說說這個課題中哪個字該讀重音。
(1) 這里的“他”是誰呢?
(2) “紅圈圈”又代表什么意思呢?
(3) 為什么他得的紅圈圈最多呀?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3、劃出生字,多讀幾遍。
4、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二、初讀課文
1、認讀新偏旁:“立刀旁、小字頭、工字旁、言字旁”
2、認讀詞語:圈圈
上面
先生
爺爺
孩子們
照著
心里
小時候
3、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再讀一讀。
4、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聽: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讀好長句:
(1)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
(2)寫得好/的字,先生/就在上面/畫個紅圈圈。
鄧小平爺爺/小時候/就/能寫一手好字,經常/受到老師的夸獎。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初步理解課文內容。文章講了鄧小平爺爺小時候的什么事?
第2課時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細讀課文,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
3、理解課文,知道鄧小平的本子為什么得那么多紅圈圈,從學文中感受到鄧小平爺爺的認真、用功。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細讀課文,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
3、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從小認真學習的思想感情,好好學習。 一、復習
1、認讀詞語。
經常 先生 母親 知道 鄧小平 時候 當時 功課 衣服 畫去不恰當的拼音:
要(yāo yào)求 頭發(fā fà) 主要(yāo yào) 發(fā fà)現 2、朗讀課文。 二、品讀課文。 1、第一自然段。 (1)、“經常”可以換成什么詞?“夸獎”是什么意思? 鄧小平小時候為什么能得到老師的夸獎? (2)、口頭填空:
鄧小平爺爺小時侯就能寫( )好字,( )受到先生的( )。
2、 第二自然段 (1) 各自輕輕讀課文后口頭填空。
先生要孩子們( )用紙蒙著字帖( ),( )練熟了,( )照著字帖( )。
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 )按先生的( )去做,所以,他( )。 (2) 再次讀第二自然段,思考下面的問題。
這一段共有幾句話?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兩個長句告訴我們什么?
邊讀邊做記號:用“﹋﹋”畫出寫先生的句子,用“——”畫出寫鄧小平的句子。 (3) 練習用“先------再-----”說一句話。
讀第五句,提問:小平怎樣用功?母親心里怎樣高興? (4) 回顧全文,討論:
a) 鄧小平爺爺小時侯寫的字就很好,我們從哪兒看出來? b) 鄧小平爺爺為什么能把字寫得好呢? 賞讀課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這篇課文,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讀一讀。 3、練習背誦課文。 (1)、著重指導背誦第二自然段。 寫毛筆字是當時小學生的主要功課
↓
先生是怎樣要求的
↓
寫得好的就得到紅圈圈 ↓
鄧小平怎么做的 ↓
母親知道后的心情 (2)、第一句話:當時,毛筆字是小學生的主要功課。
第二句話: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 第三句話:寫得好的字,先生就在上面畫個紅圈圈。
第四句話: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第五句話:母親知道小平學習這樣用功,心里很高興。 3、自由試背。三、練習。
1、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1)早晨起床,我們先( ),再( )。 (2)果樹先( ),再結果子。 (3)( )先( ),再( ) 2、多音字組詞。
yāo( ) hǎo( ) 要 { 好{
yào( ) hào( ) 3、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再組詞。
( ) ( 彳{ 阝{ ( ) ( 3、說出跟下面各詞意思相近的詞。
夸獎( )經常( )用功(
小 {
)應該( )
))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第二課時教案 篇13
今天教《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一課時,當我板書課題后,學生反應平平,我就靈感突發運用上次來我校上"我不怕鬼"一課的特級教師的教學方法,在導入活動中竟有了一些意外的收獲: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師:“誰得的紅圈圈最多?”該怎樣讀這個課題?
生:他得的紅圈圈最多(強調“他”)
師:“他得的什么最多?”該怎樣讀?
生:他得的紅圈圈最多(強調“紅圈圈”)
師:“他得的紅圈圈怎樣?”又該怎樣讀?
生:他得的紅圈圈最多(強調“最多”)
學生反復讀課題,可聽起來強調的意思完全不同。一下子就把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生個個思維活躍,人人參與,充分領略了我們祖國文字的豐富多彩,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一堂課很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第二課時教案 篇14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學會課文的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在指導閱讀時,充分利用插圖來加深課文的理解。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生字卡片
四、教學時間: 三教時
第一教時
一、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
2、學習課文出現的生字詞。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質疑導入
1、板書課題。
領讀后問: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提出什么問題?
2、剛才大家提出的問題,請默讀課文后回答。
3、師:鄧小平,人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二)初讀課文
1、看軟件演示,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
2、第二幅土,說說你從這幅圖上看到了什么?
3、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圈出生字,嘗試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4、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帶上音節)
經常當時主要功課每次要求紙蒙描熟照按
(2)指名借助拼音拼讀生字詞。
(3)擦去拼音,繼續認讀生字,指名讀。
(4)說說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
(5)出示長句,指導停頓。
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貼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
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指名試讀課文,側重檢查長句子的停頓是否恰當。
(三)布置作業
1、繼續認讀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長句子和輕聲。
第二教時
一、教學要求:
1、復習生字詞,理解在文章中的意思。
2、了解鄧小平爺爺從小認真練字的故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從小認真學習的思想感情,好好學習。
二、教學重難點: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激發學生從小認真學習的思想感情,好好學習。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出示詞語,指名認讀。
經常先生母親知道鄧小平
時候當時功課衣服
2、朗讀課文。
(二)講讀課文
1、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說說讀懂了什么?
(2)口頭填空:
鄧小平爺爺小時侯就能寫好字,受到先生的。
師:“一手”有時用來表明某人有一種技術或本領。
(3)指名朗讀全段。
2、第二自然段
(1)揭示練習題,講這是兩個長句,要求各自輕輕讀課文后口頭填空。
先生要孩子們用紙蒙著字帖,練熟了,照著字帖。
寫字,鄧小平爺爺按先生的去做,所以,他。
(2)再次讀第二自然段,思考下面的問題。
這一段共有幾句話?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兩個長句告訴我們什么?
(3)練習用“先------再-----”說一句話。
(4)看軟件,體會先生的要求。
(5)指名讀第五句,提問:小平怎樣用功?母親心里怎樣高興?
3、回顧全文,討論:
(1)鄧小平爺爺小時侯寫的字就很好,我們從哪兒看出來?
(2)鄧小平爺爺為什么能把字寫得好呢?
自由練讀,知名朗讀。
(三)布置作業
1、熟讀兩個長句。
2、給下面的詞換上意思相近的詞:
夸獎經常用功應該
3、練習背誦課文。
第三教時
一、教學要求:
1、指導背誦課文。
2、指導正確、端正、勻稱的把字寫在田字格中。
二、教學重難點:
指導背誦和寫字。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說出跟下面各詞意思相近的詞
夸獎經常用功應該
2、背誦兩個長句。
(二)背誦指導
1、著重指導背誦第二自然段。回憶這一自然段五句話的層次。
2、第一句話:寫當時寫毛筆字是小學生的主要功課。
第二、三句話寫先生怎樣指導學生寫字。
第四句話寫鄧爺爺每次寫字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得的紅圈圈最多。
第五句話寫母親知道以后的心情。
3、自由試背,指名背誦。
(三)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鄧平經當主課次求
2、上面這些字,哪些字寫的時候容易安排?請說說你的想法?
3、指導:
“鄧、經、課、次”雖然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具體安排上還是有區別的。
“鄧”上部橫向持平。
“經、課”左邊的上部都略高于右邊。
“次”左低右高。
“鄧”的右邊部分,第一筆是橫撇彎鉤。
4、練寫生字。
5、上面這些生字,我們怎樣才能記住他們的字形呢?
師生共同討論。
(三)布置作業
1、在田字格中認真書寫。
2、背誦課文。
板書:
9、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每次都能按要求去做
得的紅圈圈最多
能寫一手好字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第二課時教案 篇15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內容較為淺顯,以一年級孩子的認知經驗,通過自讀,應該能夠理解潛藏于文字中的情感。所以在整篇課文的教學中,我都是以讀貫之,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文字中的情感。從課堂教學的情況來看,學生在讀熟、讀通課文后,在理解文字的能力上也大進了一步。當我提出“先生的要求是什么?”這樣一個書本中的問題時,學生們都能很容易作答。當我問及“回到家,媽媽會怎樣表揚鄧小平爺爺?”好多學生都面露難色,此時我就引導學生聯系到生活實際,想想當自己取得好成績時,自己的媽媽是怎么夸獎自己的?有了這樣的引導,學生們就很容易回答出來了。
從本課的課堂實踐可以充分看出來,對學生的課堂引導一定要聯系到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他們現有的生活經驗,這樣他們才能深刻體會到文字中的情感。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課《他得的紅圈圈最多》這一課時,其中出現一個長句子“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學生朗讀這個句子時,總是疙疙瘩瘩的,甚至還有把句子讀破的。盡管我跟他們解釋了,“描”就是拿另一張紙放在字帖上寫字,“照著字帖描”就是看著字帖上字的樣子,在本子上自己寫。前者簡單,后者難,所以先描,等練熟了,才能照著寫。盡管苦口婆心,還范讀了一遍,又帶讀了好幾遍,還是有學生讀得不連貫。真是有點手足無措了!
這時,我又采用了實物示范的方法,拿來了一本字帖放到黑板上,告訴學生這是字帖,然后用一張薄一些的白紙蒙在上面描,讓學生明白這是“描”,接著拿掉字帖,再照著它寫,讓學生明白,“照著字帖寫”是怎么回事。學生都聚精會神地看我演示,比起開始我講解的認真上百倍。且這樣示范過后,我又讓學生親自實踐。因此,我給每位學生發了一張薄薄的白紙,我讓學生“先用紙蒙著字帖”,然后再照著字帖描。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便心領神會了。學生對文本有了更進一步的體悟了。這樣再讓學生來讀,他們就能比較順利且流利地讀出來。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反思
在教學《他得的紅圈圈最多》一課時,有一個長句子“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學生朗讀這個句子時,總是疙疙瘩瘩的,甚至還有把句子讀破的。于是我拿出字帖放到黑板上,告訴學生這是字帖,然后用一張薄白紙蒙在上面描,讓學生明白這是“描”,接著拿掉蒙著的紙,再照著它寫,讓學生明白,“照著字帖寫”是怎么回事。學生都聚精會神地看我演示,這樣示范過后,再讓學生來讀,他們就在理解的基礎上,比較順利且流利地讀出來了。然后用“先……再……”造句, 起先孩子們不知道怎么說,我就出示了例句“下課鈴一響,我先( ),再( )”,思維的火花一下子被激發了,說了好幾個句子,接著孩子們不由自主地都想到了自己放學后回到家里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有的孩子說:“放學回家后,我先寫作業,再吃飯。”“放學回家后,我先寫作業,再看書。”“放學后,我先寫作業,再幫助奶奶干活。”……當孩子們說到這些時,我就趁機滲透思想教育,表揚他們的良好的習慣。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第二課時教案 篇16
一、認一認,選擇正確的讀音打“√”。
經(jīnɡ jīn)常 紙(zhǐ zǐ)張 熟(shú sú)了
按照(zào zhào) 蒙(ménɡ mén)著 描(miáo máo)紅
二、看拼音,寫詞語。
dānɡ shí ɡōnɡ kè zhè cì dào chù
xiě zì yāo qiú hé pínɡ kuā jiǎnɡ
三、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
四、給下面的漢字找朋友。
課( )( ) 功( )( )
當( )( ) 到( )( )
五、按課文內容填空。
1、 爺爺 候就能寫 ,經常受到 獎。
2、 ,寫 是小學生的主要 。
3、母親知道 學習這樣 , 很高興。
六、讀一讀,再照樣子寫一寫。
例: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
1、回到家,我先 ,再 。
2、 先 ,再 。
閱讀驛站:
鄧小平:1904年8月22日誕生在四川省廣安縣姚坪里一個望族家庭,輩名鄧先圣,別名鄧希賢,鄧小平是他1927年在武漢做地下黨工作時候用的化名。他是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記憶寶庫: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第二課時教案 篇17
第一課時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上學期,我們在課文中認識了一位唐朝的書法家,叫~~。是啊,懷素和尚認真刻苦的態度,持之以恒的精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老師也介紹一個人給大家認識,他雖然不是什么書法家,但他和懷素一樣,有著一種品質,一種精神,他正憑著這種精神成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成為我國主要領導人之一。
2、齊讀課題。
3、“他”指的是誰?
4、紅圈圈代表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教師范讀。
3、學生再讀課文。
4、多媒體出示生字詞:
鄧小平受到夸獎當時功課要求這樣經常用紙蒙著描字帖練熟
照著按要求
5、自由朗讀生字詞,教師指名朗讀。
6、同桌互讀,去拼音朗讀。
7、理解詞語:
“夸獎”、“經常”換一個詞。
8、集體朗讀。
9、通讀課文。
一、品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
2、抓住“小時候”、“經常”等詞,讓學生理解句子。“小時候”是指鄧小平在孩童時就能寫出漂亮的字。“經常”說明表揚的次數多,先生很喜歡他。
3、多媒體出示鄧小平寫過的字。
4、集體朗讀。
二、書寫生字:
1、多媒體出示生字:
鄧到功課
2、自學筆順,說說這些字的部首和筆畫。
3、分析字形,把握左右布局。
4、學生練習,教師行間指導。
三、作業:
1、練字,鞏固當天所寫作業。
2、背誦第一自然段。
3、填上合適的量詞:
一好字一字帖
一紅圈圈一紙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多媒體出示:
鄧小平經常受到夸獎當時功課要求這樣用紙蒙著描字帖
練熟照著按要求
2、自由朗讀,指名朗讀。
3、借助第一行生字詞,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4、集體背誦。
一、品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讀,思考:這一自然段一共幾句話?
2、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教師簡要說明“主要功課”的含義。
3、先生是如何指導和鼓勵學生寫好字的呢?多媒體出示句子:
先生要孩子們先……畫一個紅圈圈。
(1)自由朗讀兩句話。
(2)讀懂了什么?
△寫好字的方法,先蒙寫,再臨寫。
教師示范講解“蒙著”和“照著”的含義。
△掌握寫好字的步驟,用“先……再……”說一句話。
△先生畫的紅圈圈是好的意思,和我們作業本上的五角星差不多。
4、指名朗讀第四句,思考:“按先生的要求”是什么要求?
5、比較句子:
所以,他得的紅圈圈很多。
所以,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與其他同學相比,他是第一,是最多的。
6、齊讀最后一句話。說說,回到家,媽媽會怎樣表揚鄧小平爺爺?
7、指導背誦第二自然段。
二、書寫生字:
1、多媒體出示生字:
平夸當求這
2、自學筆順,說說這些字的部首和筆畫。
3、分析字形,把握上下布局。
4、學生練習,教師行間指導。
三、作業:
1、默寫生字詞
2、背誦全文。
3、按課文內容填空。
搜集鄧小平爺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