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什么敲響了》導學設計
音樂一年級上《你聽,什么敲響了》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1. 唱:《你聽,什么敲響了》
2. 聽:《鴨子拌嘴》
3. 動:用多種打擊樂器表演《你聽,什么敲響了》、《小小音樂會》
我的創造《奏一奏,畫一畫》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啟智型歌曲,c大調,2/4拍。整首歌曲歌詞通俗易懂,旋律簡潔流暢,塑造了小朋友游戲時活潑天真的形象。這節課以樂器唱歌為主要內容,唱、聽、動教學活動都圍繞樂器音色的辨別與模仿來展開和進行;教學內容簡單,在設計中應考慮學生注意力的保持,使教學各環節能激發學習興趣。
【學情分析】
一年級剛入校的孩子們對學校的一切都充滿好奇,我們要充分利用好他們的好奇心,以學生為主體,突出體驗,重視實踐,鼓勵創造,讓一年級的學生從第一課開始就喜歡音樂老師、喜歡音樂課。通過認識各種打擊樂器,讓學生認識并能正確模仿出各種樂器的聲音,掌握“ x”的節奏,讓孩子們從小體驗音樂活動的豐富性和完整性,把音樂課變成學生們樂于投入的生動活潑的活動。
【設計思路】
本課歌曲《你聽,什么敲響了》的旋律簡單上口,重點是要讓學生準確聽出各種打擊樂器的聲音,并用聲音模仿出來。我先播放幾種交通工具的聲音,再敲擊不同打擊樂器,讓學生聽辨后模仿出聲音,掌握“ x”的節奏,在師生、生生的游戲問答中輕松地學習歌曲。鞏固節奏為歌曲《小小音樂會》伴奏,用線條、圖形創作出圖形譜,最后拓展自制樂器,和家長互動演唱歌曲。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你聽,什么敲響了》,參與創作活動,初步養成傾聽音樂的習慣,并樂意與他人合作。
2、學生能用自然聲音輕聲唱歌,在分角色“問答”“領唱與齊唱”時能準確進入。
3、積極參與音樂游戲,能分辨常見打擊樂器的不同音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打擊樂器、初步養成主動傾聽音樂的習慣,并樂意與他人合作。
教學難點:能分辨常見打擊樂器的不同音色并學會演奏。
【教具準備】
課件;鋼琴;各種樂器節奏譜;各種打擊樂器;兩只小鴨毛絨指偶玩具;五只帶水玻璃杯等。
【教學過程】
一、營造氣氛,做好上課準備。
播放歌曲《郊游》音樂,學生排著隊邊唱邊拍手愉快地走進教室。
二、視聽練習,猜一猜。
1、 教師播放幾種交通工具的聲音,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呢?(摩托車、汽車、火車等)
2、 老師帶大家去北京參加小小演奏會,你想做什么車去呢?(火車)再次播放火車聲響,學生一起做開火車動作。
(設計意圖:一節課要想吸引學生,就要在一開始抓住學生的心,用聽聲響猜交通工具游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傾聽打擊樂器聲響做準備。)
3、 小小演奏會開始了!第一個節目:聽樂曲《鴨子拌嘴》,感受民族打擊樂曲特色。教師拿出指偶玩具做鴨子拌嘴動作,讓學生看動作表演激發聯想,初步感受打擊樂的特點。比較:這首曲子中的樂器和我們學過的打擊樂器敲出來的聲音一樣嗎?有什么不同呢?(教師介紹這是民族打擊樂曲,是由鐃、鈸、鑼演奏的)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鴨子拌嘴》,讓學生感受民族打擊樂器與我們用的打擊樂器在音色上的區別,為下面的模仿打擊樂聲音、學歌曲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