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級音樂下冊第四單元苗嶺的早晨教案設計
榮成市實驗小學 三 年級 音樂 學科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
課型
新授
課題《苗嶺的早晨》
課時
一課時
設計教師
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根據音樂的情緒為音樂分段。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3、了解作曲家俞遜發,激發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教學方法設計
聽賞法、引導法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一、組織教學二、導入新課三、欣賞《苗嶺的早晨》(1)播放第一樂章音樂 (2)復聽第一樂章(3)第二樂章的音樂走進苗族鼓勵學生隨意說出自己知道的樂器,相互之間是一種交流,讓同學們從同學們的嘴里知道更多的樂器。多媒體放映有關苗族服飾、居住、歌舞圖片開拓學生的視多媒體播放:讓我們再欣賞一遍用口笛演奏的具有苗族飛歌特點的第一樂章。演示文稿展示樂器口笛,向學生簡單介紹樂器口笛。拓展有關樂器的知識,開闊學生視野。播放《愛我中華》的歌曲,學生走進教室。知道我們剛才聽的歌曲嗎?今天這節課,老師要帶你們走進一個神秘的地方,去聽聽那里的音樂。1、聽的時候請你仔細思考,你想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多媒體展示苗嶺風景畫面(生聽完交流感受)(2)這么美的音樂它有什么特點呢?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這一遍在聽的時候,看老師的手有什么變化嗎?學生隨教師一起用右手走旋律。誰知道這么美的音樂是來自哪個民族嗎?(苗族)這首樂曲就叫《苗嶺的早晨》。知道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嗎?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互動設計(4)聽全曲二、小結傾聽多種版本的演奏,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剛才我們一起走進了苗族,領略了苗族的風光,下面我們再來聽一遍由小提琴演奏的《苗嶺的早晨》,說說你的收獲。(3)現在讓我們伴著《苗嶺的早晨》第二樂章的音樂走進苗族,談對苗族的了解。1、課件出示“笛子”:同學們聽過笛子演奏的《苗嶺的早晨》嗎?2、請欣賞:苗族舞蹈《苗嶺的早晨》它的伴奏音樂是用笛子演奏的,注意傾聽和觀賞喲!(學生聽賞)
板書設計
苗嶺的早晨
笛子、小提琴
課后反思讓學生先聆聽音樂作品,感受音樂特點、情緒,根據自己的經驗,理解音樂,展開想象。之后同學間進行交流討論,甚至繪畫、編舞等形式進行表演。但在教學中,有一個學生竟然根據音樂講出了一段發生在苗家山寨的故事,從苗嶺的早晨一直講到苗嶺人們白天的生活,他們的名俗等,這些雖與我要的表現意圖有所出入,但學生所說的音樂形象﹑音樂背景都是通過認真聆聽而得到的,具體、實在。課堂上,往往同學聽得認真,而我也覺得很輕松,氣氛活潑熱烈。同時,也使學生有一種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