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三年級音樂下冊第六單元我們的村莊教案
第六單元我們的村莊
一、單元教學目標:
1、在聽、說、唱的形式中感受家鄉和祖國的變化,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之情。
2、學生通過對相關事物聲音的采集、自己的創編、樂曲的欣賞,使學生掌握一些相應的節奏和節奏演奏能力。
3、學生掌握吹奏和吸奏的口琴演奏方法,能夠熟練演奏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二、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在演唱歌曲《如今家鄉山連山》時,能用清楚的聲音唱出連音和斷音的區別,斷言部分演唱力量適中。
2、《小放牛》是一首產生在冀中平原的著名兒歌,音樂旋律采用了河北傳統的戲劇曲調,為五聲調式,2/4拍。初步掌握五聲調式的演唱特點。
3、日常生活中動事物的聲音能用簡單的節奏表現或模仿出來。
4、學生掌握吹奏和吸奏的口琴演奏方法,做到交換演奏輕巧快捷,速度穩定。
三、課時安排
課時 聽 唱 動 奏 拓展
第一課時 《全都認識我》 《如今家鄉山連山》 采集鄉村中動(事)物的聲音
第二課時 《我的小雞》 《八只小鵝》 用簡單的動作表現“小鵝”的可愛。 學生是未來的建設者
第三課時 《快樂的農夫》 《小放牛》 用打擊樂演奏 講講歌里的故事給大家聽
第四課時 綜合活動:展示與評價 我的創造:用節奏編故事 口琴練習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聽:《全都認識我》
唱:《如今家鄉山連山》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要求學生用歡快的聲音、有彈性的氣息支持來歌唱,歌頌今天美好的生活,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感情。
2、認識斷音和連音的唱法和區別。做到斷言唱得短促而有彈性。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在演唱歌曲《如今家鄉山連山》時,能用清楚的聲音唱出連音和斷音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由上一單元的少數民族的歌曲引出我們家鄉的歌曲。學生聽賞《全都認識我》,讓學生說說知道的鄉村中的一些聲音,并且能學一學。
2、學生討論家鄉的變化,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二、探索發現
1、觀看圖畫,聽賞歌曲。
觀看家鄉谷堆如山的圖畫和聽賞完歌曲后討論。
問:歌曲表現了什么事情?歌曲表達的情緒是怎樣的?
2、再聽歌曲,理解音樂。
(1)再復聽歌曲后討論。
問:這首歌曲哪個地方唱得很歡快?歌曲中怎樣唱才能表現很歡快?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聽:《我的小雞》
唱:《八只小鵝》
教學目標:
1、通過聽唱歌曲《我的小雞》和《八只小鵝》,認識到學生自己是祖國的未來,激發他們好好學習,將來建設祖國的熱情。
2、通過學唱《八只小鵝》,學生掌握簡單的二聲部伴唱方法。
3、用簡單的動作表現“小鵝”的可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鄉村中的小雞引出歌曲《我的小雞》。
2、聽賞《我的小雞》,教師啟發學生知道自己是祖國的未來,激發他們好好學習,將來建設祖國的熱情。
3、師:“小雞”高興了,小鵝可不高興了:“還有我呢!!!”引出新歌《八只小鵝》。
二、新歌教學:
1、聽錄音,感受整首歌曲的情緒,體會小鵝有節奏的搖擺身體的可愛形象。(出示幻燈或者圖片)
2、跟音樂學一學小鵝的動作
先跟教師學一學,再放音樂讓學生自由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