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級音樂下冊第六課《愛祖國》教案
第六課 《愛祖國》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一個媽媽的女兒》。2、在音樂作品和歷史影片的感染下,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
難點重點:學唱好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難點:把握高音區的正確演唱方法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設備、投影片、磁帶、錄音機教學過程一、激情1、談話導入: 太陽和月亮有個媽媽,它叫——光明長江和黃河有個媽媽,它叫——海洋藏族和漢族有個媽媽,它叫——中國2、請同學說說你所了解的中國3、欣賞中國風光,教師作一定的介紹,音樂《一個媽媽的女兒》伴奏桂林山水——黃山迎客松——草原——海南——沙漠——天壇——兵馬俑——長城——上海等
二、
學唱
《一個
媽媽
的女
兒》1、聆聽、教師跳藏族舞2、再次聆聽,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旋律、速度等3、邊聽邊律動4、跟錄音哼唱,指出難點5、學習1——12小節曲調 a、跟琴唱唱歌譜 b、按節奏朗讀歌詞 c、演唱歌詞6、學唱13—尾曲調a、教師范唱“啊”(要求喉頭放松、不要壓)學生試唱。b、學唱結束句 c、演唱歌詞7、整體演唱8、再次聆聽——感受錄音機唱的情感、表情9、學生跟伴奏演唱三、結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聆聽《我們走進十月的陽光》感受不同速度,情緒所表現的情緒,并能創編出適合的動作。2、聆聽《紅旗頌》,感受相同的曲調由于不同的表現而產生不同的情緒。
教學重、
難點重、難點都是感受和體驗作品所表現的音樂情緒。
教具準備影片《開國大典》、vcd、磁帶、錄音機教學過程一、欣賞《紅
旗頌》1、看影片《開國大典》升國旗片段,讓學生說說看后的感受。2、談話:紅旗是團結的象征、力量的象征、勝利的象征。它火紅熾熱,燃燒著無數先烈血染的風采。今天,我們來欣賞一歌《紅旗頌》3、哼唱“紅旗”主旋律教師在小黑板中寫出歌譜,學生哼唱。4、整體聆聽,說說樂曲分為幾個部分,情緒怎樣?5、分段欣賞a、引子(問:樂曲一開始的音調熟悉嗎?)b、第一部分(問:從標題出發,你想到什么?)c、第二部分(問:音調是什么曲調?與第一部分的主題音調相比較,相同在哪里,不同在何處?)d、唱唱主題的兩種不同情緒第一部分抒情性;第二部分進行曲風格
6、完整地聆聽,學生可以用顏色、用線條、用動作來表現對歌曲的感受。
二、
欣賞
《我們
走進
十月
的陽
光》1、欣賞《開國大典》片段,感受十月的和喣陽光。2、談話:因為有了1949的10月,才讓我們有了幸福生活,讓我們一起走進十月的陽光3、聆聽《我們走進十月的陽光》,感受不同的情緒、速度。4、有感情的朗讀歌詞,體會歌曲的愛國熱情。5、再次聆聽,小組討論①畫出第三部分的圖形譜②根據三段音樂,設計三種動作6、各組匯報、各人表演三、拓展1、課后收集一些歌頌祖國的歌曲,聽一聽,學一學。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1、在演唱《只怕不抵抗》,聆聽《救國軍歌》中,感受隊列行進的音樂特征并進行表演。2、認識人民音樂家冼海星,感受音樂家的愛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