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音樂第八單元鐘聲教案
第八單元鐘聲
教學內容:
唱歌 《楓橋夜泊》 《晚鐘》
欣賞 電子琴獨奏《靈隱鐘聲》
管弦樂曲《打切分音的小鬧鐘》
手風琴曲《小蘋果》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唱古詩歌曲,增進學生對古詩文化的了解,并能用較長的氣息和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楓橋夜泊》;學習用較長的氣息與和諧的聲音演唱《晚鐘》。
2、 感受管弦樂曲《大切分音的小鬧鐘》歡快活潑的情緒,并能分辨切分音。
3、 通過欣賞手風琴曲《小蘋果》,了解俄羅斯民歌,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教學重難點:
重點:1能用較長的氣息和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楓橋夜泊》。
2
難點:歌曲的第二樂段
教學準備:
教具:鋼琴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楓橋夜泊》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古詩歌曲,增進學生對古詩文化的了解,并能用較長的氣息和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楓橋夜泊》。
2、了解寺廟中那幽靜、悠遠的鐘聲給人帶來的思鄉愁緒。
3、通過活動復習學過的古詩歌曲,激發學生對古詩文化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創設情境:
1、聽古箏曲《漁舟唱晚》(由一名學生演奏),學生走進教室。
2、大屏幕出示:《全唐詩》的畫卷,學生觀看。
二、復習歌曲
三、導入新課:
1、 導言:聽著這優美的古箏曲,賞析這名詞佳句,你們有什么感受?剛才大屏幕出 示了哪幾首詩?(學生說出詩的名字)。
2、師:這幾首詩共同特點都出自哪個朝代?
3、師:唐詩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盡管離現在已由一千多年了,但許多詩篇還是為我們所廣泛流傳。有一首歌唱到“唐詩里有畫,唐詩里有歌,唐詩里有苦,唐詩里有樂”,你們還記得是哪首歌嗎?
4、 學生有感情演唱《讀唐詩》。
5、 師:歌中唱到的“楓橋的鐘聲”是哪首詩的詩句?誰的作品?誰能解釋詩的大 意?
6、 師:讓我們一起進入古詩的意境中,來體會詩人張繼的思鄉愁緒。
(播放古詩課件),學生體驗情感后,在教師啟發下配樂(《楓橋夜泊》的音樂)有感情的誦讀《楓橋夜泊》。
7、 師:同學們想不想聽根據這首詩譜寫的歌曲《楓橋夜泊》?
四、學習歌曲《楓橋夜泊》
1、初聽:播放歌曲《楓橋夜泊》,學生初步體驗。聽聽音樂是怎樣表現這種思鄉的情緒的?《靈隱鐘聲》
2、學生從音樂要素:速度、力度、旋律等來分析。(教師劃旋律線引導學生體會旋律特點)
3、 復聽:歌曲的高潮樂句在什么地方?這就是歌曲的第二樂段。
教師唱這句最具特色的部分,讓學生體驗情緒有什么變化?(情緒更激動,突出了思鄉的情感。)
4、學習第一樂段:
教師彈奏旋律,學生用“lu”哼唱,觀察歌曲有哪五個音組成?
學生隨琴視唱旋律。
5、 學習第二樂段:
運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理解第二樂句切分音的效果(寄托著對親人的無限深情),模唱解決節奏難點。
視唱第二樂段曲譜。
6、完整填詞演唱。
7、師:你們知道寒山寺嗎?
8、學生介紹搜集的關于寒山寺的資料。(課件:寒山寺的圖片)
9、師:其實寒山寺是一座小寺,本身并不宏偉,是張繼的《楓橋夜泊》增添了寒山寺的魅力。詩的書法作品和意境畫更增添了這座古寺的內涵。(課件:書法作品和意境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