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五年級下冊音樂第四課《生長在祖國的懷抱中》教案
第四課 《生長在祖國的懷抱中》
一、教學內容
1、 唱 《生長在祖國的懷抱中》
2、 做 選擇恰當的音填空 創編旋律
3、 聽 《水草舞》《噴泉》
二、教學目的
1、 學會用輕巧、圓潤的歌聲表達少年兒童生長在祖國的懷抱中的幸福、快樂之情。
2、 通過選擇恰當的音填空練習,培養學生的主音感、調式感;繼續進行旋律的創編練習,開拓思路,激發興趣,培養創造力。
3、 通過欣賞,進一步了解旋律的表現力,感受音樂形象,培養音樂聯想力和想象力。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 重點:指導學生用圓潤、輕巧的聲音唱好歌曲。
2、 難點:培養學生的音樂聯想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準備
錄音機、磁帶、八孔豎笛
五、課時安排
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唱《生長在祖國的懷抱中》
教學目標:
能感受生長在祖國的懷抱中的幸福快樂之情,而用輕巧、圓潤的聲音來表現歌曲。
教學重點、難點:
大跳的音準、節奏;比較輕巧與圓潤。
教學準備:
磁帶、錄音機、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導入: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組圖片,請看:
(包括中國大好河山的景物圖片,貧困地區兒童的讀書圖片)
看到這些,你想說些什么?(在背景音樂下交流
一、 發聲練習:
師:現在呢,我們就要把心中的驕傲自豪用歌聲在這樣的旋律中體現出來。
1) 出示:副歌部分的“啦”
2) 比較輕巧與圓潤
師:放眼看看我們的祖國吧,心中滿是激動,用歌聲來表達,好嗎?(學生唱)
瞧,這是什么?“跳音記號”
想想這里用“跳音記號”是為了表達什么?也用歌聲來表現。(學生唱)
3) 找出異同
師:仔細觀察,這兩句旋律中,你發現了什么?
(節奏、旋律線條的相同)
那再來聽聽這句旋律,也具備這樣的特點嗎?
3 — | 3 1.2 | 3 55 4 3 | 2 1 ||
呀,我們今天又學了一招,還可以這樣來創作旋律的呢。你也來試著創編一句?
二、 解決大跳音程、附點與切分節奏
師:大家覺得自己的記憶力如何?那我可得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才行。當然我要用音樂的方式。
聽一組音,記下第一個音和最后一個音,并用“la”唱出來。
6 1 2 3 | 5 — || 3 5 6 5 | 3 — || 5 6 5 3 | 2 — || 1 6 5 3 | 2 — ||
(需要有速度的變化)
再來聽一聽這一旋律的節奏?(第一樂句)
出示:a、2/4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
b、2/4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
你能拍出a的節奏嗎?
你真厲害的!能跟大家說說你的訣竅嗎?怎么能拍的如此準確?
再來聽聽(第二樂句),這句的節奏是?我們一起來拍一拍。
好方法總是這么流行,掌握的真快哦!那誰能哼唱出剛我彈奏的旋律呢?
三、 學唱歌曲 教材分析:
《生長在祖國的懷抱中》是一首歡快活潑、充滿朝氣的少年兒童歌曲。a歌曲結構為二段體,b段由四個規整的樂組成,段為副歌,有三個樂句。全曲旋律起伏較大,四至六度音程的跳躍貫穿始終,加上以八分、十六分音符為主構成的節奏型,以及切分、附點節奏的使用,整首歌曲顯得輕快、跳躍,具有積極向上的情緒和氣氛,表現了少年兒童在祖國的懷抱中幸福、快樂地成長的可愛形象和立志為祖國攀高峰的決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