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五年級下冊音樂第四課《生長在祖國的懷抱中》教案
《水草舞》是三幕芭蕾舞劇《美人魚》第一幕第二場中的一段獨舞。音樂靈活地吸收了民間音調,形象而生動地表現了海水中水草的清秀和柔美。全曲為aba三段式結構。a段的音樂是由開始的4小節為主題核心發展而成的。以四分音符的琶音和十六分音符交織而成的旋律,生動地刻畫了水草在水波中搖曳的形象。b段是a段的對比段,是琶音為基礎組成的旋律,在低音樂器上奏出。同時在高音區上配以豎琴和鋼片琴切分模進音調,把海水波動的形象描繪得惟妙惟肖。第三段再現了a段的水草的音樂形象。最后,尾聲部分概括再現了水草搖曳和海水波動的形象。
《噴泉》是德國作曲家博姆的作品。這是一首著名的鋼琴獨奏曲,形象鮮明,通俗易懂,生動地表現了噴泉美麗壯觀的景象。樂曲為2/4拍,三部曲式結構。a段旋律以上行跳進后再下行的音程及大跳音程交織組成,形象地描繪了噴泉的噴涌。b段旋律為進行曲風格,與a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仿佛一隊人群雄赳赳氣昂昂地從廣場的噴泉旁走過。經過一段變奏后,樂曲再現a段旋律,最后在強音中結束。全曲清新流暢,情緒活潑輕松,畫面栩栩如生。 1、 聽《水草舞》、《噴泉》 師:聽到樂曲后,你是怎樣想的?(初步感受樂曲情緒) 2、 聽《水草舞》 師:再來聽一聽《水草舞》,感受水草輕盈的舞蹈。 1) 唱,師彈奏 師:聽老師的琴聲哼唱。一邊唱一邊用手劃出旋律。這一旋律是向我們刻畫了什么形象?那么你覺得老師的彈奏到位嗎?(交流評價)2) 聽a段(多聽) 師:仔細聽聽,還有哪里也是描繪水草搖曳的形象?當你聽到之后,立刻舉手示意老師。 3) 聽b段 師:那么聽到的這一段,讓你感受到什么?與剛剛聽到的,表現的有何不同。 4) 聽全曲 師:《水草舞》是三幕芭蕾舞劇《魚美人》第一幕第二場中的一段獨舞。形象生動的表現海水中水草的輕柔和柔美。那么作曲家是通過幾段來表達的?這樣的結構就是三段體的結構。 3、 聽《噴泉》 1) 聽全曲 師:那么我們再來聽一聽《噴泉》。這首樂曲又能分為幾段?用簡單的圖形表現出來。 2) 分段感受 師:還是讓我來彈一彈吧,過過癮。還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感受音樂形象)樂曲是描寫了什么? 3) 聽全曲 4、欣賞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