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冊《音樂》全冊教案
5、唱唱玩玩。
熟唱歌曲后,教師請學生分甲、乙兩組做表演式對唱,注意提醒演唱語氣的表達。分組演唱時,整首歌曲的表達有了多種變化,教師可讓學生在演唱中慢慢體味。
6、唱唱編編。
教師啟發學生通過剛剛演唱歌曲的實踐和體味,創編動作進行歌舞表演。
7、總結。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小龍在動物園
教材分析:鋼琴獨奏曲《小狗圓舞曲》[波]肖邦曲
《小狗圓舞曲》是肖邦于1846年初夏,在法國著名女作家喬治•桑的莊園里寫成的。諾罕莊園環境幽靜,樹木蔥郁,花草千姿百態,還能經常聽到云雀和夜鶯婉轉的歌聲。因此,肖邦每次到這里來,心情都十分愉快,寫下了不少有名的作品。一天,當肖邦和喬治•桑在一起時,喬治•桑的小狗在一旁追逐著自己的尾巴打轉轉,可是又咬不住。這情景十分活潑有趣。這時,喬治•桑對肖邦說:“我要是有你那樣的音樂天賦,我準會把它寫成一支曲子”。肖邦笑了笑,馬上走到鋼琴前,即興創作了這首短小的圓舞曲,把小狗追逐自己尾巴的形象和動作描繪得栩栩如生。所以,這支曲子稱作《小狗圓舞曲》。
賞析:管弦樂曲《袋鼠》、,《水族館》
管弦樂曲《袋鼠》、,《水族館》選自《動物狂歡節》。《動物狂歡節》組曲,又稱《動物園狂想曲》。這是一部形象生動、充滿幽默諧趣的管弦樂組曲。常采用兩架鋼琴和小型管弦樂隊的形式演奏。
在這部新穎奇拔的組曲中,作者以漫畫式的筆調,運用各種樂器的音色和表情特征,惟妙惟肖地描繪出動物們滑稽的動作和可愛的形態。
賞析:管弦樂曲《杜鵑圓舞曲》[挪]約納森曲
《杜鵑圓舞曲》的作者約納森,在眾多作曲家里,并不算一個有名的人物,只是因為有了這支樂曲,他才名傳于世。《杜鵑圓舞曲》在曲調和節奏上,都有挪威民間舞曲的風格。
《杜鵑圓舞曲》由于曲調優美,音樂形象逼真,深受人們喜愛。
管弦樂曲《咆哮的狗熊》
欣賞這首曲目時教師重點放在如何引導學生聽辨大管的演奏,并介紹新樂器——大管。
教學過程:
一、師生律動
1、教師和學生聽著音樂自由律動,把自己聽到的感受用肢體語言表達出來。
2、老師也可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帶領學生聽賞《小狗圓舞曲》《袋鼠》《水族館》《杜鵑圓舞曲》《咆哮的老狗熊》并做教材中相應的活動與練習。如:聽到《小狗圓舞曲》中小狗咬尾巴旋轉的音樂時請學生做轉手腕的動作;聽到《袋鼠》音樂時模仿袋鼠前足短、后足長的跳躍動作;聽到《水族館》音樂時模仿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的動作;聽到《杜鵑圓舞曲》音樂時隨音樂的節奏拍手;聽到《咆哮的老狗熊》音樂時模仿老狗熊咆哮的音樂形象做律動。
3、總結。
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