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美妙的和聲》教案
教學目標:1、 學習、了解輪唱的演唱形式,并能用輪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小星星》、《美麗的黃昏》,體驗輪唱形式的和聲美感。
2、 通過聽賞《花蛤蟆》,感受歌曲中三聲部形象生動的表現(xiàn)力。
3、 通過音樂活動“疊彩之旅”,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在唱和拍的練習中體驗輪唱的效果。
4、 學習合唱歌曲,并能與同學合作演唱《小花傘》
5、 通過欣賞侗族大歌《蟬蟲歌》,引導學生感受西南少數(shù)民族合唱歌曲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 初步讓學生了解輪唱這一演唱形式,并能準確地唱準。
2、在和聲練習中唱準和音,感受各民族的歌曲風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小星星》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發(fā)聲練習
1、音階練習
2、帶手勢練唱音階
3、進行簡單的聲部練習
三、復習
1、復習《小鳥小鳥,你不要哭》
2、復習輪唱這種演唱形式:小朋友,像這種有兩個聲部,但是高低聲部按照一定時距交替出現(xiàn)的演唱方式,叫什么呢?它的音樂效果你覺得像什么?(回聲)
四、游戲
1、數(shù)數(shù)游戲第一關:
看板書,分組讀: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2、兒歌游戲:(用輪唱的形式讀《小星星》的歌詞)
3、唱歌游戲:(用輪唱形式唱《小星星》的旋律)
1)出示高聲部歌譜,讓學生演唱(注意有尾聲)
2)出示低聲部歌譜,讓學生演唱(注意沒有尾聲)
3)輪唱游戲
五、導入:小朋友完成得很出色!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輪唱歌曲——《小星星》。它是一首小朋友非常熟悉歌曲,取自一首膾炙人口的法國民歌。你聽過哪些用《小星星》改編的歌曲嗎?(學生舉例)師總結:恩,是啊。我們奧地利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曾以這首民歌為主題,創(chuàng)作出了鋼琴曲《小星星變奏曲》,英語教材中的《字母歌》的旋律也取自這首法國民歌,《小星星》可謂家喻戶曉。我們所唱的歌詞是由英國人史蒂文森寫的,你們知道它給我們描繪了一副怎樣的圖畫嗎?(學生說)好,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六、學唱歌曲
1、生唱高聲部歌詞
2、師指導字音、情緒
3、生有感情演唱
4、生唱高聲部,師唱低聲部
5、師唱高聲部,生唱低聲部
6、生完整唱歌曲
第二課時演唱輪唱歌曲《美麗的黃昏》
1、組織教學:
學會看老師的“手語”——老師的手有魔力,誰能讀懂我手里的話?——讓學生始終能夠關注教師,能夠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調(diào)控課堂、修正音樂表現(xiàn)、指揮演唱等。
2、單聲部歌曲學唱:
a、從第三樂句入手,運用回聲的感覺,結合練習發(fā)聲,師生合作,鞏固同音高的音的平穩(wěn)流暢。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須達到的效果是能夠教師演唱前兩句譜子,學生自如的接唱第三樂句,并可以在伴奏帶中進行,第一次給學生完整的音樂形象。
b、繼續(xù)運用“回聲”練習一、二樂句的最后兩小節(jié)的旋律,師生合作,掌握其音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達到的效果是:讓學生感受“4”音的縹緲與不穩(wěn)定性,在模唱的過程中有想象的去表現(xiàn)回聲的虛無與縹緲,能夠自主的控制最后兩小節(jié)的力度,唱出“回聲”的感覺,并且第二次在伴奏帶中完整接唱譜子。
c、學唱歌詞,從“回聲”中自然的引入歌詞,師生接唱。
d、理解歌曲:揭示課題,完整聆聽歌曲,你在音樂中看見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該用怎樣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通過一系列的聽、說、想、練,讓學生能夠比較熟練的掌握歌曲的準確與把握歌曲意境與風格——歐美國家的黃昏,教堂中的鐘聲縹緲地傳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