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二年級冊音樂下冊第五單元“小鬼”當家教學設計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 唱唱 《買菜》
2. 動動 音樂游戲
.教學目標:
1.學會并喜歡《買菜》這首歌。
2.認識蔬菜的品種,了解買菜的經過。
教學分析:
《買菜》是一首湖北民歌,表現了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的繁榮景象。歌曲演唱速度為中速,演唱時要表現出一種歡快的心情。
教學難點:
1、準確、清晰地唱好并記住歌詞。
2、說唱結合部分自然協調。
教學重點:
說唱部分的節奏訓練,要求與之結合自然協調。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錄音機、磁帶。
課前準備:
要求每位學生帶一種蔬菜到音樂教室。
教學過程:
1、導入
學生隨《勞動最光榮》的音樂進教室。
師:小朋友最喜歡歌中的哪中小動物,就跟著音樂學一學它勞動的動作。
2、生活中勞動動作的回憶
導入:又快到星期天了,爸爸媽媽勞累了一星期,今天讓他們好好休息休息,讓我們來當家,好不好?
3、如果你來當家,你會做點啥?(指明一學生上來動作模仿,其他同學猜)
4、學習新歌
(1)、導入:小朋友真懂事,個個都是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在當家的日子里,幫爸爸媽媽做了那么多的事,真不簡單。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看看這位小朋友在當家的日子里做了些什么?
播放歌曲《買菜》
(2)、熟悉歌詞。
a、你聽到了什么?(引導說出歌詞大意)
b、老師聽到了什么?(教師邊按節奏念歌詞,邊貼圖片,幫助記憶歌詞)
c、跟師念歌詞,并加上動作。
(3)、聽范唱
(4)、學生跟師鋼琴學唱,(師及時糾正問題)
(5)、師用中速和快速兩種速度演唱,說說那種好聽些。
(6)、引導學生邊唱邊即興設計動作律動。
(7)引導學生創作歌詞。
師:菜場上除了歌中唱到的這些菜,你還想買哪些菜?
學生說菜名,教師拿出相應的頭飾,并引導學生按歌曲節奏說出六個字的一句話,邊說邊做動作。
如:蝦子蹦蹦跳呀,鴨子嘎嘎叫呀,黃鱔細溜溜呀,豆腐白嫩嫩呀
…………
換上你想買的菜,跟著琴聲唱一唱。
5、音樂游戲——《買菜》
教師介紹游戲規則:
全班學生分成兩組,每組先選一位小朋友拎著菜籃扮演買菜的人,其它小朋友扮演各種菜,圍成一個圈,邊唱邊走,(按歌曲的節拍走)。買菜的人在歌聲中將想要的菜領到圓圈中間,跟在自己后面隨音樂走。當唱到最后“嗨”字時,被選中的菜要迅速回到圓圈中自己原來的位置上,同時買菜人要去抓住不能及時歸位的菜。凡是被買菜人抓住或跑錯位置的都要為大家表演一個小節目。
(教師準備簡單的頭飾,用鋼琴伴奏,有意識的控制好速度,提醒學生根據速度有節拍的走動)
6、拓展活動。
(1)師:大家玩得多開心,讓我們休息一下,來聽幾首其他有關勞動的歌曲,聽一聽,他們在做什么?可以跟著學一學。
聽《釘扣子》、《粉刷匠》
(2)提問:還知道哪些表現勞動的歌曲?
(3)選一首大多數人會唱的唱一唱。
7、小結
小朋友在音樂課上做了一回“小當家”,大家勞動得很開心。我們今天不妨幫家里人做點什么,讓爸爸媽媽瞧一瞧,小朋友們已經長大了,甚至比大人還能干呢!
學生隨《買菜》音樂離開教室。
教學反思:
《買菜》教學反思
這節音樂課,主要通過學生采用各種不同的形式學習歌曲,參與音樂游戲,采集與分享這些環節而構成,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我將所有的環節都緊緊新課程理念而進行,緊扣住音樂審美這個核心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