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音樂第六單元環球采風教案
生:練習(個別學生視唱,教師糾正)。
師:現在我們來完整地演唱第一樂段,然后唱歌詞。
生:演唱。
師:這首歌曲為帶再現的三段體結構(aba),第一和第二樂段是成對比的樂段,F在我們再來欣賞一遍歌曲,聽一聽第二樂段在音樂的構成和情緒上有什么不同?
生:欣賞歌曲并回答(參考答案:節奏舒展,旋律較平穩,優美的情緒與第一樂段歡快的情緒形成對比)。
師:對比是音樂重要的表現手段之一,通過對比可以使音樂變得更加豐富。下面我們來視唱第二樂段。
生:視唱(先唱譜,后唱歌詞)。
師:現在我們完整地演唱歌曲。演唱完第二樂段后再反復演唱第一樂段。請大家注意課本上的音樂符號d.c.fine。這是一種反復記號,就是唱到d.c.處從頭反復,再唱到fine處結束。
生:演唱。
師:我們初步學會了歌曲《卡普里島》,哪位同學能像歌唱家一樣為大家獨唱。
生:獨唱。
3、介紹意大利的音樂文化
師:意大利是歐洲的文明古國,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藝術家、科學家,哪位同學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生:學生介紹。
師:意大利的文化非常豐富。在建筑方面有壯觀的古羅馬圓形競技場的遺跡和比薩斜塔,科學家伽利略曾在比薩斜塔上做過著名的地心引力的實驗,從而使比薩斜塔更為著名;在文學方面有文學家但丁的《神曲》;在繪畫方面有畫家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在音樂方面,有歌劇大師威爾第的《茶花女》、普契尼的《圖蘭多》,其中《圖蘭多》就運用了我國江蘇民歌《茉莉花》的曲調,F在我們來欣賞其中一個片段。
生:欣賞《圖蘭多》中的片段。
師:意大利的文化不僅是意大利的也是世界的,許多音樂家都創作過以意大利為題材的音樂作品。如俄羅斯柴科夫斯基的《意大利隨想曲》、柏遼茲的《哈羅爾得在意大利》、法國熱南的長笛曲《威尼斯狂歡節》等,F在我們來欣賞《威尼斯狂歡節》的片段。
生:欣賞長笛獨奏《威尼斯狂歡節》片段。
師:意大利的民歌在世界各地更是廣為流傳。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孕育了熱情、奔放的民歌,最后讓我們再來演唱《卡普里島》,把對意大利文化的美好記憶留在我們的心中。
生:演唱《卡普里島》。
4、師生總結結束教學。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管弦樂合奏《羊腸小道》。
2、電子合成器與樂隊《桑托尼》。
教學目標:
1、能感受管弦樂合奏《羊腸小道》各樂段的情緒并能聯想到樂曲所描繪的情景。
2、初步了解現代音樂家雅尼和他的音樂《桑托尼》。
3、初步了解美國大峽谷和希臘的小島桑托尼。
教學過程:
1、欣賞管弦樂合奏《羊腸小道》
(1)初聽樂曲
過渡語:我們欣賞音樂的時候為什么能聯想到某些情景呢?那是因為音樂模仿了我們生活中的一些聲音。下面我播放幾段音樂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音樂模仿了什么聲音?
教師:播放①小提琴模仿驢嘶鳴的音樂片段。②用椰殼表現驢蹄聲音的音樂片段
③八音盒的音樂片段。④表現流水的音樂片段。
學生:聆聽音樂并回答(教師不要用標準答案限制學生的聯想)。
教師:同學們的想象力很豐富,雖然大家聯想的結果有所不同,但都能從音樂中聯想到一定的情景。如果把這些音樂限定在特定的環境之中,那么大家的聯想就可能會近似了,F在我們一起來欣賞美國作曲家格羅菲的一首管弦樂組曲《大峽谷》選段中的《羊腸小道》,聽一聽,這首樂曲表現了一個什么樣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