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第一學期音樂全冊教案
第一課 上 學1、《我今天上學了》2、《上課了》3、《雄雞喔喔》《跳踢踏》教學后記一年級小朋友剛入學,先要抓學生的課堂常規,然后再進行課堂教學,學習新的內容時,要以游戲相結合,使學生有興趣學習。
課 時 教 案
課 題第二課 去 同 學 家教 學目 的1、培養學生的音樂聽覺意識,初步建立音有長短的概念。2、能用三角鐵和木魚(雙響筒)參與音樂活動,用體態動作感受和表現音樂。3、初步培養學生人際交往的智能,懂得建立同學友誼;培養熱愛同學的感情。教學分析重點1、音樂劇《去同學家》2、認識三角鐵、木魚、雙響筒,并用樂器參與音樂活動。難點音樂劇《去同學家》教具鋼琴、電子琴、錄音機、磁帶、電視機、vcd帶、dvd機、電腦、三角鐵、木魚、雙響筒。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認識打擊樂器三角鐵、木魚、雙響筒一、 組織教學1、 檢查課前準備情況2、 師生互相問好二、 認識打擊樂器:木魚、三角鐵、雙響筒1、 看看:拿出三角鐵和木魚,問孩子樂器的名字,有部分孩子認識這件樂器;再拿出雙響筒,問孩子樂器的名字;孩子們不認識,讓學生聽聽樂器發出的聲音,然后給樂器取個名字;最后老師介紹雙響筒。2、 聽聽:認識了這三件打擊樂器,然后對比一下音色,讓學生形容一下各樂器的音色。﹋3、 敲敲:讓學生上臺敲敲樂器。4、 想想:三角鐵和木魚,哪個發出的聲音長?哪個發出的聲音短?用哪件樂器敲 ●●● 合適?用哪件樂器敲 合適。三、 游戲:游戲規則:用嘴模仿打擊樂器雙響筒的聲音,雙響筒有兩種音色(高、低);高音——用“可”表示;低音——用“達”表示;聽老師用雙響筒敲擊節奏,然后學生用嘴模仿雙響筒的聲音來“敲”節奏。1、 可 達 達 | 可 達 |2、 可 達 可 達 | 可 達 |3、 可 達 達 | 可 達 |4、 可 達 達 | 可 達 達 |第二課時 小小音樂劇《去同學家》一、 聽辯敲門音樂1、 老師先用電子琴演奏一遍音樂,讓學生來分辨:音樂中哪個地方是模仿敲門的聲音“嘭 嘭 嘭”?然后讓學生一聽到敲門的音樂就用手做敲門的動作。2、 學唱歌詞,唱熟歌詞,就分角色來演唱。3、 老師和一個小朋友示范表演唱,然后小朋友之間進行表演唱。二、 熟悉場景音樂1、 講要求:聽到場景音樂就有節奏的跳著慢跑;2、 請一名學生做示范表演;請兩名同學手牽手表演;3、 一組一組進行表演。三、 練習問候音樂1、 先讓學生討論:怎樣表達互相友好和禮貌的做法;2、 學唱歌詞:“哦!哦!你好!你好!你好!你好!”3、 請兩個同學上臺做表演;全班表演:同桌兩個小朋友表演。四、 完整表演1、 老師講清楚要求和注意事項:旋律有兩段,第一段場景音樂,第二段敲門音樂和問候音樂。2、 放錄音,老師和兩個小朋友示范表演;也可一對一進行表演。3、 接龍表演:每組上來一個學生當“客人”,聽到音樂到本組選一個小朋友家去“做客”,然后兩個人進行表演;表演完剛才的“小主人”上臺當“小客人”又接著進行表演。布置作業復習《去同學家》這首歌曲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