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音樂《童謠》教案2
5、鞏固創編:
①分組、接龍演唱等形式鞏固歌曲《童謠》。
②創編活動的展開再次扣住童謠主題。
a、根據表演新改編的童謠故事《狼來了》的形式再次感受童謠的天真、純樸的特點。
b、給詞《小蜜蜂》----借用《童謠》的旋律演唱
c、自創童謠(形式可以分讓 學生自創或再續歌曲《童謠》的故事情節)。
d、展示環節
七、課堂小結
《童謠》的反思部分
從對本課教學活動的實施及教學效果來看,按要求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當然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下面我結合教學過程來談一談反思及感想:
1、互動、趣味性的常規練習。
唱歌式師生問好后(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小動物的歌吧。”同學們便邊拍手邊做動作進行愉快的演唱。從這一環節看,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在輕松、自然,愉快的歌聲中開始了這堂音樂課,營造了一個寬松、愉悅的教學環境。
2、導入豎笛的吹奏
(師)“同學們,你們的歌聲真美啊,看一看把哪個小動物都吸引過來了?”(聽羊叫的聲音)出示課件羊。(師)“今天小羊也要和我們一起來上這節音樂課,你們歡迎它嗎?”(生)“歡迎”(師)“而且小羊還給我們帶來了一首非常動聽的歌曲,你們想不想聽?”(生)“想”(師)“可是小羊卻給我們帶來了幾個問題想考一考我們班的同學們,你們有沒有信心?”(生)信心十足的“有”。出示第一個問題(能為我吹奏一曲我有一只小羊羔嗎?)……這樣便很自然地引入到豎笛吹奏練習這一環節中來了,而且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們的注意力也十分集中,積極性也很高,吹奏的表現也很出色。達到了欲想效果。
3、本課的導入
隨著吹奏的結束,仍圍繞著小羊的第二個問題展開“你們知道什么是童謠嗎?”
(師)“老師想和你們一起來做兩個游戲,相信通過游戲,你們一定能對童謠有一個認識和了解”。在這個環節中,我通過和學生玩 “找朋友”和“丟手絹” 的游戲,啟發了學生并讓學生自己進行了總結。有的說是“小時候唱的歌”有的說是“小時候說的歌謠”……總之大家對它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時我便點題式的進行了總結,童謠是流傳于兒童中的歌謠,通常為孩子在游戲時聽唱,它充滿孩子童趣的天真、純樸,可通過說、唱演等形式完成對童謠的改編。并直接過渡到看圖講童謠故事的環節。從上面的這一環節看,我認為這是本課的一個亮點,在學生喜愛的游戲中,我能夠和學生融為一體,通過玩的形式來認識一個新的知識點,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并形成了師生積極互動的場面。
4、歌曲的學習環節
首先讓學生看圖講課件出現的童謠故事,由于故事情節也比較簡單,學生們講得也不錯。隨之導入的就是聽歌曲《童謠》(初聽看圖,復聽輕輕拍手),在接下來的學習節奏的環節中,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找朋友的童謠詞,然而這個過程有點煩瑣了,因為對于學生來講掌握這一節奏是很輕松的。另外我在模唱旋律這一環節也存在著這一問題,似乎有著怕學生不會的心理,其實學生這時已經掌握的很到位了。在填詞的過程中,我以聽唱法讓學生進行自學,通過接龍式的游戲演唱來看,學生也很好的掌握了本歌的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