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小猴子》導學案蘇教版
教材分析:《小猴子》是一首很風趣的兒童歌曲,歌曲表現了小動物伶俐可愛的形象,歌曲中兩處小間奏一個級進下行,一個級進上行,更加生動地表現了小猴子活潑可愛又淘氣的形象。教學目標:1、通過聆聽《野蜂飛舞》,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動物形象。
2、指導學生能熟練地演唱《小猴子》,準確的在間奏處為歌曲伴奏,并在歌曲的前奏和間奏后準確的接唱。
3、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表演《小猴子》。
教學難點:注意培養學生的內心節拍感,準確地拍出小間奏的時值。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欣賞《野蜂飛舞》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音樂,請小朋友猜猜是什么昆蟲在飛?是單獨飛還是成群飛?
(2)再聽:野蜂飛的速度是快還是慢?他們爭先恐后地要去干什么?
(3)我們再聽一遍,你們能用自己的動作來演一演嗎?
2、有只小猴子覺得野蜂的動作非常有趣,可愛,它也想來學學,于是它就跳了起來,你們覺得它表演得好嗎?
二、學唱《小猴子》
1、小猴子不僅舞跳的好,歌唱的也不賴,不信你們聽!
剛才小朋友聽的這首歌里,小猴子在干什么?(學生回答:小猴子在路上吃桃子,翻跟斗。
2、錄音范唱:這只小猴子可真調皮,真淘氣。一起來聽小伙伴的演唱。老師用拍手來伴奏,注意看我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加上了拍手的動作。(在小間奏的地方加入拍擊x x)
學生指出,教師講授:這兩小節是小間奏,不需要演唱。
3、師生一起聽和拍:
你還記得老師在間奏的地方是怎么拍手的嗎?x x x還可以怎么拍?
4、用la哼唱,指導演唱順序:
小朋友,你們喜歡小猴子嗎?如果喜歡我們就一起用la、la、la把小猴子請到我們中間來,好嗎?不過也要像剛才那樣拍手哦。
5、跟著老師讀歌詞,小間奏的地方拍手,發現“紅燈”停一停。比較x –和x 0
6、學生按節奏讀詞。
7、教師彈琴,學生輕聲唱。
8、教師糾正指導,特別指導唱準 5 1 1 和 52 2 ,5.3 43 | 2 - 和 5 .3 42 |1 0 ,唱好長音x – 的時值和休止符的停頓。學生練習。
指導用輕快的聲音唱這首歌,提醒演唱姿勢,咬字吐字,自然歌唱不喊叫。
9、跟著小伙伴一起唱唱看。
10、完整的自然歌唱《小猴子》。
三、歌表演《小猴子》
師:這只小猴子真是可愛又有趣,誰能用身體動作和表情來表現這只頑皮的猴子?
1、學生模仿,提示:小猴子怎么走來走去的,小猴子還喜歡跳來跳去。
2、師表演《小猴子》
3、學表演動作
師示范,生模仿
4、師生共同表演
四、節奏練習
小猴子雖然調皮,但它們也很團結,我們來聽一聽童謠里怎么說的?
1、教師童謠誦讀《小猴子》。
2、學生逐句跟讀。
3、學生齊讀,教師用用響板給學生恒拍。
4、分組表演,一部分學生拍手(恒拍),一部分學生誦讀一部分學生有節奏地做動作。
五、小結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