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的村寨》教學設(shè)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shè)計意圖 一、 新 課 導 入 1、師生問好 2、節(jié)奏游戲 師:在上課之前,老師想和同學們玩一個節(jié)奏游戲,考一考大家,看能不能夠把老師所拍的節(jié)奏準確地重復一遍。 1、師生問好 2、學生模仿老師拍打節(jié)奏。 通過"節(jié)奏游戲?qū)?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新 課 活 動 1、點題,初聽歌曲 師:同學們的節(jié)奏感真不錯,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皇装@一節(jié)奏的民歌,名叫《巴塘連北京》,不知道大家能否聽出歌中哪里與這一節(jié)奏相同,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2、復聽歌曲(播放幻燈片) 讓我們再聽歌曲,看它是屬于哪個民族的,請 聽。 師:你怎么知道它是藏族的呢? 1、學生聆聽音樂,說出感受 (熱烈、歡快) 2、生答:藏族 學生各抒己見,課堂氣氛活躍。 在活動中讓學生記憶音樂,并感受音樂的美,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和鑒賞能力。 教學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shè)計意圖 二、 新 課 活 動 3、介紹藏族 師小結(jié): 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在那可仰望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瑪峰;在那可觀賞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雄偉建筑----布達拉宮;藏族人民性格豪放,善于歌舞;藏族的服裝主要是傳統(tǒng)藏服,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藏族同胞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有吉祥之意。 4、律動感受音樂 師:下面讓我們先來學學藏族的幾個基本動作吧。(邊聽歌曲邊律動) 5、出示切分音節(jié)奏,在歌曲中找出切分音(板書) 6、學唱曲調(diào) 師:首先請同學們聽老師把旋律唱一遍。(在長音出做甩袖動作) 師:這首歌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兩個樂句,大家能否看出旋律有什么相同之處?歌曲由兩個樂節(jié)組成一個樂句,呈上下句結(jié)構(gòu),介紹“換頭合尾”和“魚咬尾”兩種民族音樂創(chuàng)作手法。 師:完整地唱一遍歌譜,體會“換頭合尾”和“魚咬尾”的作用。 3、學生傾聽老師介紹 4、學生邊聽歌曲邊律動 5、學生在黑板上尋找切分音 6、學生跟老師哼唱一遍旋律,并了解“換頭合尾”和“魚咬尾”兩種民族音樂創(chuàng)作手法 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藏族的風土人情,以及民歌風格的由來。 感受藏族民歌風格 培養(yǎng)學生的模唱能力, 掌握切分音節(jié)奏,完成樂譜的學習,并了解兩種民族音樂創(chuàng)作手法。 教學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shè)計意圖 二、 新 課 活 動 7、學唱歌詞 a、師帶唱歌詞,完整聽老師唱一遍 師:一字多音和長音是構(gòu)成藏族音樂風格的重要音樂元素,讓我們再唱第二段感受一下吧。 b、歌詞分析,思想教育 8、學跳藏族舞 師: 同學們的歌聲真是悅耳動聽,我還有個小秘密要告訴你們哦!你們看!(視頻播放《巴塘弦子簡介》) 呀!原來巴塘居然還是弦子之鄉(xiāng)呢! 巴塘弦子,是一種民間歌舞,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藏區(qū)家喻戶曉,廣為流傳。讓我們再來跳幾個藏族舞蹈動作吧。 a、平步拂袖手 b、一步一靠雙晃手 c、三步一撩 d、獻哈達 學會了這些動作,讓我們合著音樂舞起來吧。 7、學生朗讀第一段歌詞并分句學唱第一段,帶有藏族風味地完整的隨伴奏音樂演唱歌曲。 8、學生觀看視頻,了解《巴塘弦子》 跟老師學習藏族舞蹈動作 隨音樂跳起藏族舞蹈動作 通過師生合作學唱,幫助學生學會完整演唱歌曲。 通過學習巴塘弦子,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舞蹈中體驗歌曲的情緒,感受動作的韻律美。 教學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shè)計意圖 三、 延 伸 拓 展 師: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今天老師 除了帶來藏族的民歌,還帶來了一首佤族的民歌,請同學們聽聽。(播放視頻) 師:歌曲表達的情緒給你什么感受? (熱情、歡快) 是啊,佤族人民世世代代以狩獵、耕耘為生,他們的音樂與他們的風俗一樣古樸、粗獷,在末尾有句襯詞:“江三木啰”是佤族的語言,表示歡樂、友好的意思。讓我們再聽一遍,在尾句時全體一起唱“江三木啰”好嗎? 小結(jié):我國是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藏族的民歌,也欣賞一首佤族的民歌,還有很多不同民族的歌曲都非常好聽,讓我們多一些了解不同的民族的歌曲,感受他們的音樂文化吧! 學生觀看視頻,說出感受 聽老師介紹佤族風土人情,并一起唱襯詞“江三木啰” 學生聽音樂走出教室 通過"延伸拓展"讓學生了解巴塘弦子,還進一步感受其他民族音樂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