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第六單元甜甜江南教學設計集體備課
第六單元 甜甜江南單元分析:本單元圍繞人文主題,選用了聲樂作品《憶江南》、《包粽子》、《采菱》,器樂作品《江南好》和《歡樂的夜晚》,以及音樂活動:讓學生收集有關江南的音樂、學跳包粽子的律動等。通過體驗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來感受江南一帶的樂音、風韻、習俗,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鑒賞力。 教學目標:1. 能用優美動聽的聲音演唱本單元的歌曲,表達對江南景色的贊美和熱愛之情。2. 通過欣賞《江南好》和《歡樂的夜晚》這兩首作品,學生能感受到樂曲所表達的不同情緒與不同風格;對鋼琴四重奏和弦樂五重奏這兩種演奏形式有初步的了解。3. 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采集與分享”、“露一首”等生動活潑的音樂體驗,體驗與他人合作的快樂,感悟音樂與生活的聯系;對江南的名勝、民俗有一定了解,對江南文化有初步的感性認識。本單元課時安排:3
第一課時 《憶江南》教學時間: 5月3日~ 5月5日教學內容:聽: 鋼琴四重奏《江南好》唱: 歌曲《憶江南》教材分析:1.《江南好》六十年代譚蜜子等根據江南絲竹名曲《歡樂歌》改編。樂曲結構保留原《歡樂歌》的慢板和快板兩部分。慢板是回旋曲式,柔美細膩;快板流暢活潑,悅耳動聽。既保持了原曲濃郁的民族特色,又吸收了西方音樂中和聲、復調的手法,同時加強了旋律起伏的幅度,感情更見開放,成為一首既有民族民間音樂特色,又有現代生活情調的輕音樂樂曲。2. 《憶江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名作,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蘇州做官,很受當地群眾的愛戴。這首詩是他對的江南景物回憶和贊嘆,原作有三首,這是第一首,風格清新,形象鮮明,回憶滿懷深情。曲作者為詩配上了優美婉轉的旋律,表達了詩人熱愛江南美景的情感。句間魚咬尾式的連接與遞降,以及繞此波動的旋律線,使憶想如淡水流淌。 教學目標:1、學唱《憶江南》理解詞的意思,用明朗、贊美地形式進行演唱。2、能對《憶江南》描寫的景象展開想象,陶冶愛美的情趣。3、欣賞《江南好》樂曲,感受音樂描述江南美好的景色。
教學重點:1.聽賞《江南好》時,從學生較為熟悉的江南音樂入手,引導學生通過對比欣賞《江南好》、《歡樂歌》的片段,對江南音樂秀麗、清新的音樂風格有一定的感受和了解,并了解相關的民族樂器知識。 2.歌曲《憶江南》中,較多一字多音,要引導學生準確地感知江南音樂細膩與柔美。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充滿情感地表現歌曲意境。教學難點:唱好歌曲中的一字多音以及能表現出江南音樂的細膩和柔美。教學過程:
教師教學
學生學習
備注一.組織教學1. 師生問好2. 發聲練習1 2 3 4 5— 5 4 3 2 1—mi ya mi yo用歌聲進行師生問好找到正確的發聲位置,口腔中的軟腭抬起,氣息通暢,聲音具有頭部氣流感,注意韻母的口型。二.導入新課1.老師談話:菱藕甜,粽子甜,江南水鄉水更甜。水也甜,心也甜,聽聽歌兒有多甜。2.同學們,這首甜甜的詩說的是什么地方?3. 江南是我們的家鄉,在我們甜甜的江南有著秀美柔婉的江南絲竹,有著富有情韻的歌曲。這個單元我們就要來學習江南音樂。和老師一起進入第六單元《甜甜江南》的學習初步了解江南音樂的特點:秀美柔婉,富有情韻三.音樂欣賞1. 播放江南水鄉的圖片。2. 說一說你看中的江南美景。3. 引導學生聽賞樂曲《江南好》,介紹音樂表現的內容4. 老師提問:同學們,請你們自己聽下面的音樂,說說其中包括了哪些樂器?5. 簡單介紹鋼琴四重奏欣賞江南美景說一說自己眼中的江南美景用細膩悠揚的旋律表現歡樂、喜悅的心情。鋼琴四重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鋼琴四.學唱歌曲(一)感受意境1. 老師:讓我們再從歌聲中感受甜甜的江南吧!2.讀讀《憶江南》這首詞,想想詞和我們觀賞的美景有什么區別?二、學唱《憶江南》1、介紹作者,并和學生一起對詩句進行解釋。2、學唱歌曲(1)聽錄音范唱,完整地欣賞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