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祖慶、周一貫、賈志敏小學課文《詹天佑》教學實錄賞析以及互動研討論
吳琳:賈老師,我還是認為應該先讓學生好好讀一讀,讀過之后再像您說的那樣讓學生自己先畫一畫,看看他自己能夠讀懂多少,在學生有困難的時候,也就是您剛才說的“需要用的時候”再把課件展示給他看,看明白以后再去讀讀文,我想這樣,是不是對學生學習閱讀更有幫助呢?
張祖慶:我還是堅持我自己的觀點。(眾笑)
首先謝謝德高望重的賈老師,對我的課整體上的肯定。我一直是聽著賈老師的課成長起來的。今天能夠得到賈老師這樣零距離的點評,我真的很感動,也很高興。在賈老師面前,我永遠是個學生,所以,學生講錯了話,就全當是交了一份糊涂的作業。請賈老師批閱。(眾笑)
我覺得一堂課,手段要為目的服務。我這堂課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去理解那么艱深的專業術語,所以我就這樣輕描淡寫地處理。這篇課文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小學課文《詹天佑》這個文本,引導學生去走近那段歷史,了解那段歷史,從而使這個課上得深重一點,上得有歷史的厚度。于是,我就有所為,有所不為。如果一堂課什么都不敢放手的話,有可能什么都抓不住。我還是這樣一個觀點:到處挖溝,不如深掘一口井。把泉眼挖深了,泉水才會從大地深處涌出,我們放棄一些東西,是為了獲得一些東西。回答完畢。(掌聲)
吳琳:但是這口井到底從哪兒來挖呢?
手機尾號是4464的朋友剛剛發來短信說:“張老師,您覺得立足教材,理解教材,深挖教材重要,還是吸納課外資料重要?”
張祖慶:問題提得非常好,正是我深思熟慮過的問題。(笑聲)
我正是有意這么去做的。一個文本,當它并非經典,老師若奉為經典,那是老師的失職。我以為,小學課文《詹天佑》不是垃圾,但它不是經典。所以,面對不是經典的文本,我們怎么樣有取有舍?有些東西,學生一讀就懂,我們有必要這樣微言大義,拿起鋤頭這樣深深地挖下去,花上20分鐘、30分鐘在一段話上大做文章嗎?
我在想,語文課,首先是一門文化的學科,要用廣博的文化來支撐。只有這樣,語文課才能厚起來,立起來。不然,在一篇不怎么經典的文本里面挖來挖去,挖到的不會是什么好東西。(笑聲)
吳琳:那么,我們怎么理解這個文本是不是經典呢?因為它選在教材里面呀,我們認為選在教材里面的課文絕大多數都是經典呀,因為編者都是專家呀、學者呀……(掌聲)
張祖慶:不一定!有的文章我就懶得教,生字教一教就可以了。有些內容課文里沒有的,我反而大張旗鼓地教。《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詞》,多好啊!我每年都把它拿來當教材。有些課文,學生和教師讀了都沒感覺,這就像談戀愛一樣,你對這個姑娘沒感覺,你說談什么呀?(眾笑)自己讀了都沒感覺的課文,又怎么能引領孩子走進文本呢?
吳琳:那么現在是要問你自己對教材有沒有感覺,還是讓你把課文教給學生呀?(掌聲)
張祖慶:好的,我愿意回答這樣的問題。(笑聲、掌聲)
我為什么選擇小學課文《詹天佑》這篇課文來教呢?有來龍去脈。2003年我上過“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版,以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入手,讓學生把詹天佑放在歷史坐標系中去考察:假如我們來評選感動中國的百年歷史人物,詹天佑肯定是一個有力的競爭者,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讀文本,思考:詹天佑的哪些事情感動了我們,最后為詹天佑寫頒獎詞。后來,我在重新設計這課的時候,找到了紀念京張鐵路肇建百年的一些資料,我就在想,怎樣跳出寫人文本的解讀角度,站在整個文化視野中去解讀這個文本。于是,有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我就把它刪去了。課件中補充的詹天佑遇到的困難的資料,我找了很長時間,費盡千辛萬苦。找到的時候,我如獲至寶,我就把它有機穿插在教學中,我覺得正是對賈老師前面所說的文本不豐滿、不生動、不形象的一個反哺。
我想說,我的教材我來定,有些時候不一定要聽專家的。(笑聲、掌聲)
我以為,一個語文老師,你站在講臺上,要敢于面對學生說:“我就是語文,請跟我來!”我們要有這個豪言壯語,我們要敢于拋棄。有些課文,教一教生字,那是為了應付考試。我的語文書,都是教一部分的,一部分課文只是教生字、詞語,其他的我就不教,為什么不可以?(笑聲、掌聲)
吳琳:我想也只有祖慶這樣少數的優秀教師可以這樣做。我們絕大多數的一線教師聽了之后,可能更不會教語文了。(笑聲、掌聲)
其實,我個人是很欣賞張老師的教學風格的,我們也是很好的朋友。只是今天出于研討的需要,我還是要和他繼續討論一些問題。(笑聲)
張老師的課上得很美,如賈老所說,如詩如歌。在課的結尾部分他做了一首詩:
紀念一條鐵路,是為了牢記一段歷史,緬懷一位偉人。更為了傳承一種精神,但是,不要僅僅在特別的日子里,才將詹天佑想起。
前一句學生還可以理解,但后一句我覺得是張老師個人的,一個成人的解讀,年齡這么小的孩子他能不能體會到呢?你覺得學生能理解嗎?對學生來說這是不是一種“美麗的灌輸”?(掌聲)
張祖慶:不要小看我們的孩子。(眾笑)
今天,我們在他的心里種下一棵思想的種子,未來,就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回答完畢。(笑聲、掌聲)
賈志敏:張老師是極具個性的一個語文老師,不是一般的語文老師。(眾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