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英語教學理念之反思(十篇)
國外有些研究者根據這些個人因素對外語習得過程影響的方式和程度,通過實驗和對比,描述了“理想的外語學習者”(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的一些基本特征是:
。1)能夠適應學習環境中的團體活力(group dynamics),克服負焦慮和干擾因素。
。2)尋找各種機會使用目的語。
(3)利用所提供的機會練習傾聽針對他輸出的目的語并作出反應,即注意意義而非形式。
(4)通過學習技巧來補充與目的語社團成員直接交往的不足。
(5)至少在語法學習的初始階段,是個少年或成年而非小孩。
(6)具備足夠的分析技巧和接受、區分和貯存外語的特征,并監測錯誤。
。7)具備學習外語的強烈“整體”動機并具有強烈的“任務”動機。
(8)愿意冒險,勇于實踐。
(9)能夠適應不同的學習環境。
從以上九條來看,一個成功的外語學習者首先應該是一個全面發展,身心健康,人格完美的人。這一點是和我們當前大力提倡的素質教育理論不謀而合的。
反思之七:語法在中國外語課堂教學中的地位不容忽視
傳統外語中占主導地位的教學方法是語法翻譯法和聽說法。語法規則的講解和操練成了傳統外語教學的主要內容。隨著交際教學法的興起,語法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有所削弱。到了80年代,有的語言學者公開排斥語法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反對在任何教學階段控制語法教學項目的做法。他們認為,只要在課堂上提供有意義的交際,語法就會被學習者自動習得。受此觀點影響,80年代有一段時期,語法教學曾一度在部分外語課堂消失了。然而,物極必反,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反思,人們終于意識到了削弱甚至取消語法課的弊端,因而又重新思考語法在語言交際以及在外語課堂中的地位與作用。
人類學習任何知識,都企圖在所接觸的事物發展中發現秩序,尋找規律。尋求秩序是人類的一個天性。人的大腦在吸收了新的信息后,原有的知識系統必然發生重組 (restructuring)。學習外語與學習其它任何知識一樣,整個過程是一個發現規律、尋求規律,并對原有規律進行重組的過程。詞義、句法規則和語用知識的重組,無一不在影響著學習者整個外語知識系統的發展和完善。重組過程中,某種知識發展成為一種技巧,又逐漸成為一種常規 (routine)。通過實踐,技巧和常規形成了一種自動的 (automatic)過程,成為一種能力 (proficiency)。
Widdowson (1992) 在一次演講中指出,語言由兩部分內容組成,一部分是綜合的,記憶中的詞塊 (lexical chunks) ;另一部分是分析性的語法規則。語法在語言中起的是調節性的作用,但是這一功能必不可少。不學語法是不可能真正學會一種語言的。
當然,目前人們重新強調外語教學中語法教學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回復到傳統的語法教學模式中去。人們現在更多地強調的是培養學習者的語法意識 (grammar awareness) ,但不贊成通過機械的句型操練達到這一目的。外語教學理論研究者們的任務是尋求和設計一些有效的培養學習者語法意識的途徑和方法。他們主要想通過一些由意義的交際活動,使學習者在實踐中感受到語法規則的作用并逐步掌握這些規則。
事實上是,正因為英語教學在中國是屬于foreign language的范疇,大多數學生在離開課堂之后并沒有多少聽說英語的機會,他們十分缺少環境英語的反復刺激,所以大多數教師在課堂上仍然非常注重語法教學,這一現象越到高年級越普遍,越是畢業班越普遍。那些學習“許國章英語”和“薄冰、章振邦語法”出身的學生,英語功底扎實,閱讀能力強,表面上看他們聽說能力差一點,但實際上他們一旦有了良好的外語交際環境,如出國深造半年到一年,絕大多數都能說一口標準、漂亮的英語,很快過了語言交際關。
反思之八:英語教學中的語言掌握標準問題
外語學習者學習外語的目的有多種多樣,語言掌握標準和使用標準就不應該是完全一致的。有些學習者的語言可以用本族語者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對其余的學習者就不一定。
中、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考綱要求,在語音、語言點和句型教學上往往是無所不用其極,最求最完美的效果,其動機固然可敬,但實際卻是事倍功半。對學生的錯誤,教師應當提供兩種反饋,一是讓學習者接觸正確的說法,使其自覺改正自己的錯誤;二是直接指出其錯誤,加以改正,這有助于培養學習者的“語法意識”。
比如寫了東西,最好是請老師和專家看看,請英美籍教師看看?墒,在我們國內,要這樣做是有很多困難的。你要練習口語,苦于找不到對話者,寫英語找不到讀者,更難找到修改者和評論者。其實只要多寫寫,自己多改改,不請教別人也能進步。英語小說家Somerset Maugham說,他一輩子只請別人批改作業兩回,其中一回是請臨時聘用的女秘書批改的。美國黎天睦(Timothy Light)教授說,他在香港曾每周出題讓一個中國人寫短文一篇,但是不改。這人倒也聽話,他寫啊寫啊一直寫了一整年,這以后黎天睦拿他的作業來一看,英語居然寫通了。黎天睦說,德國完形心理學家愛談頓悟(insight),他認為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