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中的反思
將音樂與其它學科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更多表現的機會
提倡學科整和是新的教學理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加有效體現這一教學理念,我設計了這樣一節課。
1、教師有感情地配樂朗誦一首小詩。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云里/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那時侯/ 媽媽沒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兩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熱的田野里/媽媽卻吃著/野菜和谷糠/她/去給地主/縫一件虎皮長襖/又冷又餓/跌倒在雪地上/經過了多少苦難的歲月/媽媽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
2、教師請一部分學生想象自己是月亮、谷堆、蓮花、媽媽,以及相依相伴的事物造型;另一部分學生想象自己是晚風,從人們身邊輕輕地、慢慢地吹過,溫柔地撫摸著我們······最后輕輕地、慢慢地圍繞在媽媽身邊。
3、教師講音樂同樣具有詩歌一樣的魅力。(展示課件)導入欣賞《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邊聽邊將自己對音樂的感受用表情和動作展示出來。
4、學生通過自己的表演,通過欣賞課件中栩栩如生的畫面,深刻地體會到樂曲中那悲涼的氣氛,和痛苦的回憶,同時也深刻體會到舊社會帶給人們的苦難生活。這時候,教師又不失時機的要求學生將自己平時積累的,關于體現舊社會人們受苦受難的古詩詞作品配樂背誦給大家聽。目的在于不但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使學生在自我理解中,更能深刻地認識到新舊社會的對比,從而珍惜自己在學校的每一寸光陰。
5、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借助多媒體手段自己動手搜集關于《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的相關的知識,下節課集體匯報。這樣就將課堂不僅僅局限在40分鐘的課堂教學,而達到了延伸的效果,更加激起了學生求知的欲望和興趣,達到了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信息技術與藝術教育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