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進行曲》教學有感(通用9篇)
《玩具進行曲》教學有感 篇1
本課是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包括歌曲《玩具進行曲》和聽賞《玩具兵進行曲》兩項具體教學內容。教材在此單元抓住了孩子們好玩、好動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以兒童大多鐘愛玩具為主線,將“歌曲演唱”和“音樂欣賞”有機結合,體現了新課程所要求的多元性與綜合性。此外,教材以孩子們喜歡和熟悉的玩具來貫穿全單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文教育思想。
在本課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努力把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之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放在首位,以每個孩子的興趣為最高宗旨,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條主線貫穿全課。
自覺本課教學的成功之處:
1、巧妙地創設課堂情境,把孩子們帶入新奇有趣的玩具音樂會中,讓他們在快樂的音樂活動中遨游,使每個孩子都洋溢著學習的熱情。如在學唱歌曲《玩具進行曲》時,我創設了洋娃娃的獨唱節目、玩具熊的大鼓表演等等,讓學生始終沉浸在玩具音樂會的氛圍之中,不但感受了歌曲活潑、快樂、幽默的情緒,而且在欣賞和活動中牢牢地記住了歌詞。這樣的設計與安排,不僅降低了學生記憶歌詞的難度,且自始至終都讓學生徜徉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之中。
2、在聽賞《玩具兵進行曲》時,我引導孩子們創設一個“神秘的夢境”,把孩子們帶入音樂的情境之中,不但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聆聽音樂的習慣,而且在師生互動的游戲和活動中融洽了彼此間的關系,真正體現了師生之間的民主平等、交流互動,還能讓學生在趣味、開放的互動中充分發揮想象,加深對樂曲的情感體驗,提高對音樂的理解力和表現力。
3、本課還多處體現了鼓勵探究學習、激發創新思維。如在表演歌曲和聽賞樂曲時,我引導鼓勵學生大膽創編玩具走路的動作,以用來配合歌曲的演唱和體驗樂曲的形象、特點,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本課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1、學生的課堂行為習慣還有待進一步的培養和加強。
2、有些時候還忽略了一些音樂課上的“慢步者”,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要讓所有的學生都體驗參與的快樂,體會成功的喜悅。
《玩具進行曲》教學有感 篇2
歌詞:嘀 噠噠 嘀 噠噠 吹起小喇叭,
小玩具的 進行曲 滴 滴 噠,
木偶的 個兒呀 都是一般高,
小狗 小馬也在一起 滴 滴 噠。
2、嘀 噠噠 嘀 噠噠 繞場一周,
洋娃娃和 小鴿子也 滴 滴 噠,
法國的 洋娃娃 突然跳出來,
一吹 笛子鑼鼓聲就 咚 咚 鏘
歌詞含義:感受玩具給同學們的生活帶來了歡樂,我們也應該學會愛護身邊的玩具,讓玩具成為我們好朋友,這首歌充滿了活潑歡快的情緒。
準備材料:小喇叭、各種玩具、小木偶、小狗小馬的扮演者、洋娃娃扮演者、模擬的笛子與鑼鼓聲
編創內容:1、以全體合唱的形式來演奏這首歌。
2、表演者作吹喇叭狀、音樂模擬出輕快歡樂的節奏,各種玩具全體在舞臺上表演能表現出自己特點的動作。
3、各種玩具退到舞臺后,小木偶們上場,做互相比高的動作、
4、 小狗和小馬的扮演者也做吹喇叭動作。
5、伴著音樂所有表演者圍著舞臺繞一周,洋娃娃扮演者擺可愛造型,做鴿子輕快飛翔動作。
6、所有表演者做吹笛子的動作,這時便響起模擬成的鑼鼓聲“咚咚”,做敲鑼動作。
7、重復以上動作,最后所有表演者有順序下場。
《玩具進行曲》教學有感 篇3
一、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玩具進行曲》,理解歌詞內容,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進行曲風格。
2、嘗試簡單的表演歌曲,激發幼兒表演的興趣。
3、幼兒大膽的參與活動,并獲得其中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小貓,小狗,小汽車,小娃娃等玩具,鋼琴,圖譜
三、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小動物,他們偷偷的跟葛老師說想跟我們班的小朋友一起唱歌,你們歡迎嗎?
1、發聲練習:
教師彈唱鋼琴曲:1-2-3-4-5(小貓怎么樣叫)
幼兒回答:5-4-3-2-1(喵喵喵喵喵)
2、出示玩具(小狗,小貓,小汽車,小娃娃)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里的玩具很多,他們都想一起出來玩,可是太擠了,那你們說應該怎么辦呢?怎樣才能讓他們有次序的出來玩呢?(排隊出來)
(二)學唱歌曲
1、教師介紹歌曲名稱,幼兒學講歌曲名,教師解釋進行曲的意思,教師范唱。
2、教師操縱玩具清唱歌曲一遍,提問:玩具們排好隊在唱著一首什么歌曲?幫助幼兒記憶。
3、幼兒聽教師范唱后,每小節出示圖譜幫助小朋友記憶。
4、幼兒跟鋼琴演唱歌曲之后,分角色演唱。
5、教師提問:除了歌曲中唱到的.玩具之外,小朋友想想,還有哪些玩具也來了?跟著鋼琴讓幼兒把玩具名稱演唱出來。
(三)嘗試簡單表演
1、聽鋼琴,教師范跳動作一遍,引起幼兒學習動作的興趣。
2、教師跟幼兒一起跟著鋼琴練習動作多遍。
3、教師提問:除了歌曲中講到的玩具以外,還有哪些玩具也來了?讓幼兒把玩具名稱唱到歌曲里再表演出來。
(四)結束:小朋友們我們是不是也要學習小動物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很神氣的走到操場上去做游戲啊!
四、活動總結:
教師針對幼兒今天的表現,及時的給予鼓勵和評價,表揚和鼓勵那些在活動中積極參與的幼兒。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讓他們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老師的肯定,以培養其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玩具進行曲》教學有感 篇4
簡析:
聽多么雄壯有力的音樂啊,看著小朋友們興趣濃濃地隨著音樂行進,我暗自高興小朋友們能有這么好的互動。可是,這時我發現珊妮、一鳴兩個小朋友坐在那一動不動地看著我們表演,就過去對他們說:起來和小朋友們一起游戲啊!好說歹說才把他們拉離了位置加入了行列。但是,當看到他們毫無興趣地行進時,我......
在這活動開展中,我為什么會出現兩次“包辦”的行為:
1. 沒有給孩子說話表達的機會:因為我們是小班,而且是上學期,我覺得我們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較弱,我有時很擔心提出的問題他們不會回答,或是胡亂說一通,就一直逼近著答案,以所謂的“啟發性”來提問題。有時一著急就幫孩子說了。
2. 在對珊妮、一鳴小朋友的處理上:雖然,我們學習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但在教學上一不小心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就像這件事。在當時,我的腦袋一閃,慘了!怎么把自己主觀的意識強加給了孩子。其實,他們坐那看其他小朋友表演,也是一種欣賞啊!
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上,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要避免同樣的錯誤,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玩具進行曲》教學有感 篇5
我們班上了一節音樂課:玩具進行曲。音樂是表現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尋找合適的歌曲教材是至關重要的。歌曲《玩具進行曲》節奏感很強剛勁有力,內容生動有趣,在簡短的幾句歌詞中包含了幼兒生活中類似的情境。這節課的目標我定了兩個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剛勁有力的旋律及進行曲節奏的特點。2、嘗試模仿機器玩具的動作,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本節課的優點是:
1、老師能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用圖片吸引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很快進入到課堂。
2、目標一,我邊出示圖片,邊根據兒歌內容用剛勁有力的聲音唱歌,這樣孩子不僅容易記住歌詞,而且很快感受到了這首歌的特點。
有存在很多不足:
1、如老師出示書本的畫面,提問幼兒書中有哪些玩具?它們分別是那些玩具?它們在干什么呀?由于書本畫面太小,很多幼兒看不清楚,導致很多小朋友回答錯誤,利用投影效果會更好。
2、部分幼兒模仿玩具精神抖擻,很神氣地走。部分小朋友聽琴聲唱歌的時候,由于老師在彈琴,所以不能很好的組織好幼兒表演,老師應該請一位老師幫忙彈琴,這樣課堂效果就更完整了。
《玩具進行曲》教學有感 篇6
一、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玩具進行區》的基礎上,嘗試自己創編歌詞。
2、訓練孩子的樂感,培養孩子的嘗試精神和創編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圖片(機器人,兔子和小熊等)和一張樂譜表。
三、活動過程
1、出示丫丫的`卡通,引出課題。
(1)老師:今天有一個叫客人來我們班做客,你們知道他是誰嗎?(老師戴上丫丫的頭飾)今天丫丫要請小朋友去參加她玩具屋的音樂會,還給小朋友送來了一份禮物,看看這禮物是什么?——出事樂譜表。
(2)幼兒跟丫丫學唱樂譜。
2、參加玩具音樂會,并看玩具的表演。(看課件)
老師:(丫丫的身份)我是玩具音樂會的節目小主持,現在音樂會正式開始,參加這個音樂會的演員有小兔子,小熊等,下面請欣賞他們精彩的表演。
(1)小兔剛才表演的是什么節目?它是怎么樣表演的?發出了什么聲音?
(2)請幼兒上來扮演小兔子,并進行表演。(提示幼兒前面的音樂是歡迎小演員出場的)
這樣依次提問引導孩子進行創編歌詞,并啟發孩子用不同形式來表現,進行加強鞏固,每出來一個玩具表演我們就要把出場的卡片——就是已經準備好的圖片,放在圖表中相應音樂的地方。
3、個別創編,集體練習。
(1)請個別能力強的孩子上來選擇自己要扮演的,而且還沒有出來過的玩具進行表演,想想自己要表演什么節目?怎么表演?
(2)個別孩子看了表演創編的歌詞和動作,老師進行簡單的整理,集體幼兒跟著練習。
(3)再請能力較差的孩子大膽的上來進行演唱能力強孩子創編的歌曲,鼓勵他們大膽的進行表演。
4、玩具音樂會的大型展播。
老師:現在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玩具,并扮演你選擇的玩具進行節目表演,全班孩子都來表演這些小動物玩具的節目,看誰表演的最好?
5、音樂會結束,活動延伸到戶外的音樂游戲中。
《玩具進行曲》教學有感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進行曲風格。
2、引導幼兒能夠跟隨音樂表演歌曲。
3、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容,學會演唱歌曲。
重點:學會演唱歌曲并表演歌曲。
難點: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小貓,小狗,小汽車,小娃娃等玩具,圖譜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小動物,它們說想跟我們班的小朋友一起唱歌,你們歡迎嗎?
發生練習:教師彈唱鋼琴曲:1-2-3-4-5(小貓怎么樣叫)
幼兒回答:5-4-3-2-1(喵喵喵喵喵)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玩具(小狗,小貓,小汽車,小娃娃)
小朋友你們看這里的玩具很多,他們都想一起出來玩,可是太擠了,那你們說應該怎么辦呢?怎樣才能讓他們有次序的出來玩呢?
2、學唱歌曲
教師介紹歌曲名稱,幼兒學講歌曲名,教師解釋進行曲的意思,教師范唱。
3、教師操縱玩具清唱歌曲一遍,提問:玩具們排好隊在唱著一首什么歌曲?幫助幼兒記憶。
4、幼兒聽教師范唱后,每小節出示圖譜幫助小朋友記憶。
5、幼兒跟鋼琴演唱歌曲之后,分角色演唱。
6、教師提問:除了歌曲中唱到的玩具之外,小朋友想想,還有哪些玩具也來了?跟著鋼琴讓幼兒把玩具名稱演唱出來。
7、嘗試簡單表演
除了歌曲中講到的玩具以外,還有哪些玩具也來了?
讓幼兒把玩具名稱唱到歌曲里再表演出來。
三、結束部分
你們想不想學者小動物排著隊伍整齊很神氣的樣子到操場上游戲呢?走我們一起出發。
《玩具進行曲》教學有感 篇8
活動目標:
1、學會歌曲《玩具進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表現出歌曲的歡快情緒。
2、進一步感知和表現歌曲的樂句。
3、積極愉快地參與游戲,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鐘聲音樂)、玩具進行曲音樂。
2、請帖、節奏卡、彩帶、玩具若干。頭飾:手指士兵、國王。
3、影像資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有這樣一個玩具王國,里面住著很多神奇的玩具,每當深夜鐘聲響起的時候,它們就會出來活動,等到清晨天亮的時候,它們又會回到原來的位置。現在我們一起來感受玩具們是怎樣出來活動的。(放音樂)幼兒隨教師做出玩具由睡覺——慢慢醒來——揉揉眼睛、伸伸懶腰、搖搖腦袋、還長出小手——跳舞——睡覺。
2、老師要告訴小朋友們一個好消息,老師今天收到玩具王國的國王送來的請帖,他邀請我們到玩具王國參加他們的聯歡會,你們想去嗎?我們準備一個節目好不好,老師知道玩具國有一首很好聽的歌叫《玩具進行曲》,我們把它學會去玩具國參加聯歡會好嗎?
二、學習新課。
1、教師清唱一遍歌曲(邊唱邊做動作)
2、這首歌曲聽上去比較歡快,小朋友想一想它會是幾拍子的音樂?在去玩具國之前,我們要先知道破譯玩具國大門的密碼,老師這有一個開啟玩具國大門的密碼x x你們在按門鈴時門鈴通常會發出什么聲音呢?(叮咚)我們一起把密碼說出來(叮咚 叮咚)
3、發聲練習
4、教師給幼兒放影像讓幼兒欣賞。幼兒欣賞后說出畫面上都有誰?分別在做什么?
(1)、師彈唱旋律教歌詞。
(2)、教師教幼兒歌曲。要求幼兒用表演唱的姿勢演唱。
三、活動延伸
1、教師扮演手指士兵進行軍訓: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稍息、立正、原地踏步走、在頭上、肩上、腿上、腳上走。
軍訓完畢(放音樂)幼兒隨手指士兵邊唱邊做手指游戲繞場兩周來到玩具國的門口。按門鈴
幼兒一起說出密碼:叮咚 叮咚
2、國王:歡迎你們來到我們王國來,你們已經破譯了我們王國大門的密碼,你們真棒,請進!
幼兒以游戲的形式進行表演。游戲規則:幼兒分成兩組,音樂開始,唱到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時,第一組幼兒走出來在彩帶上踏步;第三樂句和第四樂句時,第二組幼兒走出,在彩帶上踏步,第一組幼兒退回去,在彩帶后踏步,以此類推。
3、國王為幼兒準備玩具,依據所提供的玩具進行創編歌曲。
教師教育幼兒在玩玩具時要注意愛護玩具,輕拿輕放,不要用力摔破壞玩具,有玩具小朋友要一起玩,不要搶。
4、幼兒隨音樂邊唱邊走出活動室。
《玩具進行曲》教學有感 篇9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樂意用動作表現歌曲,體驗其中的樂趣。
3、學唱歌曲《玩具進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空白記錄卡若干、玩具圖片(貓、狗、兔、娃娃)
2、《玩具進行曲》歌曲音樂和伴奏、PPT。
活動過程:
一、聽聽說說
師:有一首曲子想請你們聽一聽,然后再來說說你的感覺。
——播放《玩具進行曲》伴奏
主要提問:聽了這首曲子,你感覺怎么樣?讓你想到了什么?
小結:這段音樂節奏清晰,旋律動聽,給人一種堅定有力的感覺,特別是里面的哨子聲還讓你們想到了……。(根據幼兒的小結)
過渡:那么,這首曲子它到底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PPT出示歌曲角色小貓、小狗、小兔子、小娃娃。(幼:小貓……)
二、賞賞說說
1、欣賞歌曲第一遍。
師:是呀,都是一些玩具朋友,這首樂曲的名字就叫《玩具進行曲》(出示歌曲名字并貼在板上)它要告訴我們的就是這些玩具朋友的`事情,讓我們仔細地聽聽它們在干什么?
——播放歌曲音樂
主要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說到“咚鏘鏘”,師“咚鏘鏘,是什么聲音?”如果要記錄在紙上可以用什么表示?)
——幼兒說到一句,教師清唱該句并采用師幼共同記錄的方式呈現圖譜。
過渡:只聽了一遍,大家可能還沒有聽清楚,另外,讓我們再來聽一聽玩具們是怎么排隊的。
2、欣賞歌曲第二遍。
——教師清唱歌曲幼兒傾聽
主要提問:你聽到玩具們是怎么排隊的?它們的隊伍排得怎么樣?
——根據幼兒說到的出示圖片給玩具排隊,共同完善圖譜。
過渡:你們幫它們排得到底對不對呢?還有沒有沒聽清查的呢?請用你們的小耳朵來檢查一下吧!
3、欣賞歌曲第三遍。
——教師跟鋼琴伴奏演唱歌曲并指圖譜幼兒共同檢驗圖譜
師:玩具們排對了嗎?
三、唱唱玩玩
1、學唱歌曲。
師:這首歌曲真好聽,我們也來跟著唱一唱。
(1) 幼兒跟音樂看圖譜學唱歌曲。
(2) 邊唱邊用動作表現歌曲
——在教師游戲性語言引導下集體用動作表現
師:歌曲很好聽,如果能配上動作一定很好玩。想想看,“咚鏘鏘,咚鏘鏘”我們用身體樂器可以怎么表示?(根據幼兒說的記錄在記錄卡上)“玩具快快來”怎么叫玩具來呀?“小貓小狗小兔子小娃娃”讓我看看,在哪里呀?小娃娃怎么表示?(記錄卡)又是“咚鏘鏘,咚鏘鏘”“隊伍排整齊”排隊了,立正了嗎?哦,眼睛要看前面。“一個一個多么神氣向前進”像解放軍一樣很神氣地踏步走。
——跟音樂邊唱邊動作
(3)找朋友分角色游戲
——出示角色卡先讓一個幼兒尋找三個朋友結伴成一組玩音樂游戲
——自由組合,音樂游戲。
活動延伸:
——更換歌曲中的角色,激發改編歌曲的興趣。
活動反思:
第一, 談選材:《玩具進行曲》這首兒歌,節奏感強,歌詞內容情節豐富,里面各種玩具是孩子們所熟悉和喜愛的,能夠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第二, 談設計:活動第一環節,采用聽聽說說的方式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幫助幼兒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節奏,了解進行曲的特點。第二環節通過二到三次的歌曲欣賞,采用共制圖譜的形式,使幼兒在這一過程中自然而然的理解了歌曲的內容。第三、四環節,以表達表現為主,鼓勵幼兒自由尋找同伴進行音樂表現,將活動推向了。
第三,談互動:共建圖譜環節,可能孩子們對于歌詞聽得并不清晰,所以又臨時調整了計劃,采用清唱歌曲的方式讓孩子們更加清楚的欣賞歌曲,巧妙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在學習過程中,有幾個幼兒容易走神,我采用肢體動作(摸摸小腦袋、拍拍自己的腿等)、表情和眼神等方式給予提醒,一來不影響其他幼兒,二來起到了暗示作用。
小百科:玩具,泛指可用來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類社會中常常被作為一種寓教于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