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進行曲》教學有感(精選5篇)
《玩具進行曲》教學有感 篇1
本課是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包括歌曲《玩具進行曲》和聽賞《玩具兵進行曲》兩項具體教學內容。教材在此單元抓住了孩子們好玩、好動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以兒童大多鐘愛玩具為主線,將“歌曲演唱”和“音樂欣賞”有機結合,體現了新課程所要求的多元性與綜合性。此外,教材以孩子們喜歡和熟悉的玩具來貫穿全單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文教育思想。
在本課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努力把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之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放在首位,以每個孩子的興趣為最高宗旨,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條主線貫穿全課。
自覺本課教學的成功之處:
1、巧妙地創設課堂情境,把孩子們帶入新奇有趣的玩具音樂會中,讓他們在快樂的音樂活動中遨游,使每個孩子都洋溢著學習的熱情。如在學唱歌曲《玩具進行曲》時,我創設了洋娃娃的獨唱節目、玩具熊的大鼓表演等等,讓學生始終沉浸在玩具音樂會的氛圍之中,不但感受了歌曲活潑、快樂、幽默的情緒,而且在欣賞和活動中牢牢地記住了歌詞。這樣的設計與安排,不僅降低了學生記憶歌詞的難度,且自始至終都讓學生徜徉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之中。
2、在聽賞《玩具兵進行曲》時,我引導孩子們創設一個“神秘的夢境”,把孩子們帶入音樂的情境之中,不但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聆聽音樂的習慣,而且在師生互動的游戲和活動中融洽了彼此間的關系,真正體現了師生之間的民主平等、交流互動,還能讓學生在趣味、開放的互動中充分發揮想象,加深對樂曲的情感體驗,提高對音樂的理解力和表現力。
3、本課還多處體現了鼓勵探究學習、激發創新思維。如在表演歌曲和聽賞樂曲時,我引導鼓勵學生大膽創編玩具走路的動作,以用來配合歌曲的演唱和體驗樂曲的形象、特點,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本課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1、學生的課堂行為習慣還有待進一步的培養和加強。
2、有些時候還忽略了一些音樂課上的“慢步者”,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要讓所有的學生都體驗參與的快樂,體會成功的喜悅。
《玩具進行曲》教學有感 篇2
活動目標:
1、學會歌曲《玩具進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表現出歌曲的歡快情緒。
2、進一步感知和表現歌曲的樂句。
3、積極愉快地參與游戲,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鐘聲音樂)、玩具進行曲音樂。
2、請帖、節奏卡、彩帶、玩具若干。頭飾:手指士兵、國王。
3、影像資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有這樣一個玩具王國,里面住著很多神奇的玩具,每當深夜鐘聲響起的時候,它們就會出來活動,等到清晨天亮的時候,它們又會回到原來的位置。現在我們一起來感受玩具們是怎樣出來活動的。(放音樂)幼兒隨教師做出玩具由睡覺——慢慢醒來——揉揉眼睛、伸伸懶腰、搖搖腦袋、還長出小手——跳舞——睡覺。
2、老師要告訴小朋友們一個好消息,老師今天收到玩具王國的國王送來的請帖,他邀請我們到玩具王國參加他們的聯歡會,你們想去嗎?我們準備一個節目好不好,老師知道玩具國有一首很好聽的歌叫《玩具進行曲》,我們把它學會去玩具國參加聯歡會好嗎?
二、學習新課。
1、教師清唱一遍歌曲(邊唱邊做動作)
2、這首歌曲聽上去比較歡快,小朋友想一想它會是幾拍子的音樂?在去玩具國之前,我們要先知道破譯玩具國大門的密碼,老師這有一個開啟玩具國大門的密碼x x你們在按門鈴時門鈴通常會發出什么聲音呢?(叮咚)我們一起把密碼說出來(叮咚 叮咚)
3、發聲練習
4、教師給幼兒放影像讓幼兒欣賞。幼兒欣賞后說出畫面上都有誰?分別在做什么?
(1)、師彈唱旋律教歌詞。
(2)、教師教幼兒歌曲。要求幼兒用表演唱的姿勢演唱。
三、活動延伸
1、教師扮演手指士兵進行軍訓: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稍息、立正、原地踏步走、在頭上、肩上、腿上、腳上走。
軍訓完畢(放音樂)幼兒隨手指士兵邊唱邊做手指游戲繞場兩周來到玩具國的門口。按門鈴
幼兒一起說出密碼:叮咚 叮咚
2、國王:歡迎你們來到我們王國來,你們已經破譯了我們王國大門的密碼,你們真棒,請進!
幼兒以游戲的形式進行表演。游戲規則:幼兒分成兩組,音樂開始,唱到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時,第一組幼兒走出來在彩帶上踏步;第三樂句和第四樂句時,第二組幼兒走出,在彩帶上踏步,第一組幼兒退回去,在彩帶后踏步,以此類推。
3、國王為幼兒準備玩具,依據所提供的玩具進行創編歌曲。
教師教育幼兒在玩玩具時要注意愛護玩具,輕拿輕放,不要用力摔破壞玩具,有玩具小朋友要一起玩,不要搶。
4、幼兒隨音樂邊唱邊走出活動室。
《玩具進行曲》教學有感 篇3
簡析:
聽多么雄壯有力的音樂啊,看著小朋友們興趣濃濃地隨著音樂行進,我暗自高興小朋友們能有這么好的互動。可是,這時我發現珊妮、一鳴兩個小朋友坐在那一動不動地看著我們表演,就過去對他們說:起來和小朋友們一起游戲啊!好說歹說才把他們拉離了位置加入了行列。但是,當看到他們毫無興趣地行進時,我......
在這活動開展中,我為什么會出現兩次“包辦”的行為:
1. 沒有給孩子說話表達的機會:因為我們是小班,而且是上學期,我覺得我們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較弱,我有時很擔心提出的問題他們不會回答,或是胡亂說一通,就一直逼近著答案,以所謂的“啟發性”來提問題。有時一著急就幫孩子說了。
2. 在對珊妮、一鳴小朋友的處理上:雖然,我們學習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但在教學上一不小心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就像這件事。在當時,我的腦袋一閃,慘了!怎么把自己主觀的意識強加給了孩子。其實,他們坐那看其他小朋友表演,也是一種欣賞啊!
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上,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要避免同樣的錯誤,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玩具進行曲》教學有感 篇4
歌詞:嘀 噠噠 嘀 噠噠 吹起小喇叭,
小玩具的 進行曲 滴 滴 噠,
木偶的 個兒呀 都是一般高,
小狗 小馬也在一起 滴 滴 噠。
2、嘀 噠噠 嘀 噠噠 繞場一周,
洋娃娃和 小鴿子也 滴 滴 噠,
法國的 洋娃娃 突然跳出來,
一吹 笛子鑼鼓聲就 咚 咚 鏘
歌詞含義:感受玩具給同學們的生活帶來了歡樂,我們也應該學會愛護身邊的玩具,讓玩具成為我們好朋友,這首歌充滿了活潑歡快的情緒。
準備材料:小喇叭、各種玩具、小木偶、小狗小馬的扮演者、洋娃娃扮演者、模擬的笛子與鑼鼓聲
編創內容:1、以全體合唱的形式來演奏這首歌。
2、表演者作吹喇叭狀、音樂模擬出輕快歡樂的節奏,各種玩具全體在舞臺上表演能表現出自己特點的動作。
3、各種玩具退到舞臺后,小木偶們上場,做互相比高的動作、
4、 小狗和小馬的扮演者也做吹喇叭動作。
5、伴著音樂所有表演者圍著舞臺繞一周,洋娃娃扮演者擺可愛造型,做鴿子輕快飛翔動作。
6、所有表演者做吹笛子的動作,這時便響起模擬成的鑼鼓聲“咚咚”,做敲鑼動作。
7、重復以上動作,最后所有表演者有順序下場。
《玩具進行曲》教學有感 篇5
我們班上了一節音樂課:玩具進行曲。音樂是表現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尋找合適的歌曲教材是至關重要的。歌曲《玩具進行曲》節奏感很強剛勁有力,內容生動有趣,在簡短的幾句歌詞中包含了幼兒生活中類似的情境。這節課的目標我定了兩個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剛勁有力的旋律及進行曲節奏的特點。2、嘗試模仿機器玩具的動作,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本節課的優點是:
1、老師能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用圖片吸引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很快進入到課堂。
2、目標一,我邊出示圖片,邊根據兒歌內容用剛勁有力的聲音唱歌,這樣孩子不僅容易記住歌詞,而且很快感受到了這首歌的特點。
有存在很多不足:
1、如老師出示書本的畫面,提問幼兒書中有哪些玩具?它們分別是那些玩具?它們在干什么呀?由于書本畫面太小,很多幼兒看不清楚,導致很多小朋友回答錯誤,利用投影效果會更好。
2、部分幼兒模仿玩具精神抖擻,很神氣地走。部分小朋友聽琴聲唱歌的時候,由于老師在彈琴,所以不能很好的組織好幼兒表演,老師應該請一位老師幫忙彈琴,這樣課堂效果就更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