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轉轉轉(大班科學)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積累有關轉動的經驗,了解轉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 2、嘗試用多種方法使物體轉動,體驗轉動的樂趣。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愿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各種可以轉動的物體(風車、發條玩具、陀螺、皮球、杯子、塑料盆、積木、雪花片、椅子、溜溜球、繩子、筷子、牙簽等) 2、音樂“圓舞曲”,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玩轉動玩具,初步獲得有關轉動的經驗,感受有趣的轉動現象。 1、教師提出游戲要求:玩玩具的時候仔細觀察,說一說你是怎么玩的,有什么發現。 2、幼兒自選玩具操作,教師引導幼兒用語言交流自己的玩法和發現。 3、小結:通過手的運動,這些玩具都能轉動起來。 二、提供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能轉動的物品和體育器械,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使它們轉動。 1、幼兒嘗試轉動自己的小椅子,教師引導:“它能轉動嗎?怎樣轉呢?” 2、教師:“這兒還有許多玩具,它們能轉動嗎?現在我們來比一比,看誰能用更多的方法讓它們轉動起來。” 3、幼兒操作,教師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方法使物體轉動。 4、幼兒交流自己的轉動方法。 三、引導幼兒用兩種材料合作轉動,使物體轉動的更快,時間更長。 1、教師引導:“剛才小朋友想了各種辦法讓物體轉動起來,那現在老師又要讓你們動腦筋了,你能不能兩種材料合作,讓它們轉動的更快,時間更長?” 2、幼兒探索操作,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創造。 3、幼兒交流自己的操作方法。 四、提問:“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可以轉動的物體?” 五、游戲“身體轉轉轉” 1、提問:“我們的身體能轉動嗎?”引導幼兒創編各種身體轉動動作。 2、播放音樂“圓舞曲”,引導幼兒伴隨音樂做身體轉動游戲。自然結束活動。 設計思路: 孩子上大班時,我們允許幼兒在書包中自由攜帶一種玩具。孩子們不約而同的帶來了許多可以轉動的玩具,如:各種各樣的陀螺玩具、發條玩具、溜溜球、抽拉轉動玩具等,他們在課間活動時常聚在一起比賽“誰轉得快”,玩的非常開心。其實,在生活中,幼兒還能夠接觸到許多類似有關轉動的現象,如:旋轉、呼啦圈、球類游戲、電風扇、洗衣機等,這些生活中的轉動現象幼兒雖然經常接觸,但往往被他們所忽視,為了引發幼兒對生活中已熟悉的東西進行再觀察、再探索,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整個活動從幼兒興趣入手,結合幼兒生活經驗,讓每一個幼兒都“動”起來、“活”起來,使幼兒在活動中充分體驗轉動的樂趣,滿足了好奇心。活動中,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分層次逐步投入,鼓勵幼兒想辦法讓這些材料都轉動起來,這種與材料互動的學習方法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引發了幼兒的表現欲望,激發了幼兒的創新思維。 活動主要分五個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提供了許多有趣的成品轉動玩具,如:發條玩具、陀螺、溜溜球、音樂盒等,這些玩具新穎有趣,孩子非常喜歡,大大激發了了他們參與探索的興趣。這一環節沒有什么難度,主要是在游戲過程中引導幼兒發現這些玩具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