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活動《大師畫牛》
活動目標:
1. 欣賞畢加索的牛,了解牛概括、變形、夸張的特點,初步感受畢加索非凡的藝術表現力。
2. 嘗試用畢加索作畫的方式,用變形、夸張的線條來變現牛。
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牛概括、變形、夸張的特點。
難點:嘗試用變形、夸張的線條來變現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視頻
2. ppt一個。
3. 絨線若干、自粘紙做的底板16塊、蠟筆白紙16份。
經驗準備:
1. 幼兒欣賞過畢加索的一些作品。
2. 幼兒對牛有一定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欣賞生活中的牛,交流、了解牛的基本特征。
1. 出示牛的圖片,談話導入。
教師:這是誰?誰來說說牛長什么樣?牛有些什么本領呀?(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知道這是牛,能夠說說牛的特點如:牛有角、有的身體很大、牛會耕田等。)
2. 教師小結:牛有龐大的身體和強壯的四肢和一個牛頭,牛頭上有牛鼻孔、牛眼、牛耳,還有一對有力的牛角,屁股后面還有一條細細的尾巴。牛是人類的好朋友,很多人都喜歡牛,許多畫家還喜歡來畫牛。(傾聽教師小結,了解牛的外形特點。)
二、欣賞畢加索的牛,了解其作品特點和創作過程。
(一)認識畢加索。
1. 出示圖片:畢加索。
教師:這是誰?你認識嗎?我們上次欣賞了他的什么作品?(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進行講述如:這是畢加索、他是一位畫家、是西班牙人,我們上次欣賞了他的作品夢。)
2. 教師小結:這是一位西班牙的畫家,名字叫做畢加索,我們上次還欣賞了他的作品《夢》非常有特色。(傾聽教師介紹,了解圖片上的人是西班牙畫家畢加索。)
3. 過渡:今天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了畢加索的畫,看是什么?(出示畢加索畫的第一稿和最后一稿的牛,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二)欣賞畢加索的《牛》,了解畢加索創作牛的特點。
1. 出示ppt,請幼兒猜猜說說哪一幅是第一稿?哪一幅是最后一稿?
教師:請你來猜猜哪一幅是第一稿?哪一幅是最后一稿?(幼兒結合自己的想法大膽的說說。)
2. 教師小結:告訴你們其實這頭線條比較簡單的是最后一稿,而這頭線條比較復雜的是第一稿,畢加索是怎樣把一頭具體、形象的牛畫成一頭簡單、夸張、好玩的線條牛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3. 播放視頻,組織幼兒觀看。
4. 集中交流。
(1)教師:現在你們知道哪一頭是畢加索畫的牛了吧!為什么最后一頭牛?(幼兒結合視頻和圖片進行講述。)
教師小結:這些牛的線條一幅一幅比簡練,最后只剩下幾根線條,牛變得越來越夸張、好玩、簡單,但是把牛最重要的特征突出來了。這就是畢加索尋求的自己的牛:有力的牛角和龐大的身軀,牛頭變成一個小圓,腳和尾巴變成了線條,而眼睛、牛耳等都找不到了。
(2)教師:看了這段視頻你有什么感受?
教師小結:畢加索是一個非常聰明、善于思考的畫家,就像錄像里說的畢加索可以將一個題目畫一百次,但是從來不重復,他為了使自己的作品變得越來越完美,不斷的思考、不斷的改進,終于畫出了這頭簡單、好玩的線條牛,這種作畫方式我們叫它簡筆畫。
三、畫一畫、做一做畢加索的牛。
(一)欣賞視頻:
1.教師:今天我還給你們帶來一頭牛,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頭牛給你什么感覺?(欣賞“跳躍的牛”視頻。)
2. 集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