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活動:跳繩
活動目標
1.嘗試畫出跳繩時的人物動態。
2.能表現畫面中的人物、景物之間的前后關系。
活動準備
1.晨間開展跳繩活動,并引導幼兒觀察同伴跳繩時的姿態。
2.油畫棒、紙、記號筆等。
活動過程
1.和幼兒共同討論跳繩時人的頭、手臂、腿的位置變化。
(1)教師:平時你們都喜歡跳繩,因為跳繩能鍛煉身體。跳繩時,頭、手臂、腿是怎樣動的?
(2)小結:跳繩時,小朋友很開心,臉上笑瞇瞇的,兩只手臂向上甩繩,一條腿彎曲,一條腿稍直。
2.教師示范、講解跳繩人物的基本畫法。
(1)先畫橢圓形的頭,再畫發際線。
(2)畫上彎彎的眼睛、笑瞇瞇的嘴巴和耳朵。
(3)在頭下頸脖處畫上衣領和衣服。
(4)畫出向上彎曲的手臂、手和繩子。
(5)畫出兩條腿和鞋。
3. 提出要求。
(1)啟發幼兒畫出不同表情、姿態跳繩的人,如雙腿并攏向上跳繩、跳繩時很吃力的表情等;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畫出熱鬧的跳繩場面。先畫出許多人在跳繩,有前有后,再添畫背景,如草地、藍天、小鳥等,使畫面飽滿。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提示幼兒將1—2個跳繩的人畫得打些,畫在畫面中心位置。
(2)及時展示畫得好的幼兒作品,以啟發其他幼兒作畫。
5.評價作品,
展示作品,組織幼兒欣賞。找出想像豐富、中心突出、構圖飽滿的作品,并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畫面中的故事。
大班美術-- 跳繩真好玩
活動目標:
(1)幼兒嘗試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大膽表現動態畫面,體會改變后的新奇感。
(2)幼兒初步養成同一事物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思考的思維習慣。
活動準備:
(1)3名跳繩小朋友。
(2)布置戶外活動場地。
(3)白報紙、記號筆、油畫棒,范畫數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今天動物王國舉行了運動會,它們比賽看誰跳繩跳的最棒,結果小猴子得了第一名,老師也想知道咱們班誰跳繩跳的最好。(請小朋友上來表演)
(二)觀察、討論
師:這位小朋友跳著真好,再上來兩位小朋友跟他一起跳,請其他小朋友隨便找一個位置看一看,看一看他們是怎樣跳繩的,能看到他身體的哪些部位(幼兒任選站位觀察)
1、討論
師:我們站在不同的位置是不是都能看到跳繩小朋友身體的全部?有什么不同?
幼兒1:我站在后面,看不到他們的臉,只看到后腦勺和背。
幼兒2:我站在正面,可以看到他的臉還有身體。
幼兒3:我站在側面,看得到半邊臉,另一半臉看不到,手腳也只能看到一部分。
師:好,我們再換一個位置,看一看和你剛才站的位置看到的又有什么不同?幼兒任選一個不同的位置觀察。
2、師幼討論不同點
師: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跳繩的人的畫面是不一樣的,
(二)教師出示范畫進行講解,幼兒創作
師:今天我們要用于平時不同的角度來表現跳繩的人的運動畫面。
重點觀察:視角不同的畫面表現,鼓勵幼兒相互欣賞、交流。
(三)展示評價
(1)幼兒作品展示,幼兒觀看、交流。
(2)將不同視角的畫排列在一起。
師:你們發現了什么有趣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