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活動:月光下的鳳尾竹
幼:理毛。 師:恩,出發前,小孔雀還理理毛呢。我們一起學一學。
幼:跳舞。 師:它跳舞的時候是非常開心的,揚起了羽毛,我們一起學一學。
師小結:恩,夜幕降臨,柔和的月光灑在小孔雀身上,小孔雀理理羽毛,準備出發了,小孔雀靜悄悄地散步,真輕盈;走走很高興,跳個舞;跳舞累了,輕輕地喝喝水。
六、再次聽音樂做動作
師:那小孔雀是在音樂的什么時候理毛?什么時候散步?什么時候會跳舞?什么時候會喝水呢?我們再聽一聽音樂,想一想。
師隨著音樂提問:這時候小孔雀干什么?幼做動作:小孔雀梳梳羽毛,準備出發了;這時候它在做什么?月光多美呀!恩,小孔雀散散步;那這時候呢?天氣真好,跳個舞吧;最后呢?小孔雀累了喝喝水吧!
七、跟音樂表演
師:我們跟著音樂來做一回優雅高貴的小孔雀好嗎?(注意要聽好樂句變化噢。
幼:好!
表揚:我很喜歡這個小孔雀,因為她剛才散步的時候很輕盈;我也很喜歡這兩個小孔雀,她們喝水的時候是靜悄悄的。
八、戴上羽毛表演
師:小孔雀表演的真好!我還帶來了很多孔雀羽毛,小孔雀們快來戴上了表演吧!
表揚:這個小孔雀打扮的真快,這個小孔雀還會幫助其他小孔雀呢!真好!
打扮好了,師:我找了一個小伙伴一起表演,小孔雀們也可以找個小伙伴。我們來到了月光下的鳳尾竹林里,準備好了嗎?
幼:準備好了。 表揚:這里有一對小伙伴,恩,這個小孔雀已經找好小伙伴啦!
幼兒表演。
九、延伸
師: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欣賞了好聽的音樂——《月光下的鳳尾竹》,還帶來了美麗的孔雀舞,其實我們傣族還有其他很多風情呢!瞧,還有傳統的節日——潑水節!走,我們一起去參加潑水節吧!
自評反思:
1、收獲:這是一次學習機會,通過自身的努力,并在領導、同事的幫助下,順利地展示了這節課。從準備到上課,這是個提高自我的過程,例如寫詳案,把小朋友可能說的話也寫出來,把所有聯接語都寫了出來,這樣就能更流暢地進行教學。其次,通過幾次試上,讓自己更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不足,每一次上完,都有很大的提高?傊ㄟ^這次上課,提高了自身的教學水平,更讓我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2、不足:在這堂課中,我認為不足之處有三點。
第一:在分析樂器這個環節,有一個小朋友聽出這首音樂中有小提琴這個樂器,但我沒有對他進行表揚,也沒有深入開展,而是繼續我的教學活動,沒有考慮到個別小朋友的感受。
第二:最后請小朋友戴上羽毛表演這個環節,應該將音樂播放完整,小朋友這樣可以戴著羽毛再繼續再表演一遍。這樣,這個音樂的完整性就能體現出來。
第三:在很多個小朋友舉手的情況下,我沒有請更多的小朋友回答問題,考慮到時間的關系,我每次提問后,只請到了三到四位小朋友回答問題,這種隨機反應的還需要我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