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綜合:粉紅線
活動說明
本節集體活動《粉紅線》,是我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學習特點,結合當前幼兒興趣熱點而進行設計的。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1、活動選材——順應孩子興趣熱點。
興趣是孩子學習的原動力。學習活動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設計活動。最近孩子們在學習跳繩的過程中,對繩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在運動的時候能夠想出不同的玩繩子的方法,使得他們在平時的生活中看到細細長長的東西就想著可以怎么玩,能發揮一些什么作用?當我看到《粉紅線》這個繪本的時候,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幼兒最近的興趣點,因此我設計了本節集體活動。
2、目標定位——符合幼兒發展水平。
幼兒的學習活動應來源于幼兒的生活,更應回歸于幼兒的生活。而教學目標定位必須符合本班幼兒的現有發展水平。依據對本班幼兒現有發展水平的了解,發現1)孩子們有很強的表達表現的欲望,但是如何完整的表達,并且要在猜測圖片內容的情況下,清楚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還有一定的欠缺;2)孩子們對繩子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對繩子的了解又只停留在表面。他們還不善于根據情況進行事物之間的變化。為此,本節集體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就是定位在幫助幼兒更清楚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積累有關細細長長的物體的作用的經驗。無論是故事內容的選擇、教學環節的設置、教師的提問設計都圍繞語言表達以及積累經驗而展開。并通過觀察圖片、討論操作、總結梳理的方法幫助幼兒積累與鞏固。
3、環節設計——清晰明了循序漸進。
圍繞活動目標,教師在環節設計上做了更多的思考。活動開始部分采取了游戲“翻翻樂”的形式,選取孩子們帶來的繩子和線的圖片,讓幼兒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通過翻看、講述的游戲方式,既引發了孩子對繩子的興趣,又幫助幼兒回憶再現原有的生活經驗。環節的第二部分:以繪本為載體,重點落實在大膽想象,清楚表達。首先通過和孩子們重點觀察兩幅圖片,一起說說圖片上的粉紅線變成了什么,初步引發幼兒對粉紅線變化的思考,了解粉紅線變出來的東西和它有著相同的特征:都是細細長長的。接著,采用了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想象和講述,給予了幼兒充分發表自己想法的機會。最后活動的高潮是裝扮新年樹。幼兒將剪短的粉紅線打成了一個個漂亮的蝴蝶結,裝飾新年樹,將故事又回歸幼兒生活。整個活動的環節步步推進,源于生活,回歸生活。
4、思維拓展——喚醒經驗發揮想象。
本節集體活動著重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發揮其想象力。根據“粉紅線”細細長長的特點,進行合理想象。在幼兒的生活中,通常看到的是事物的原有特征和作用,但是《粉紅線》這一繪本卻巧妙地用一根粉紅色毛線為主線,將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所有這些事情連接起來,編成了一個特立獨行的繪本。長長的粉紅色毛線,以及她在每個場景中的不同“身份”,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孩子們不經跟著想象:粉紅線又會變成什么呢?由于孩子沒有思維定型,喜歡想象,所以在擺擺弄弄的過程中,想象粉紅線在故事中可能會變成什么有趣的東西,充分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在小組的操作討論的時候,大家在一起合作解決問題,當自己的思維停留在原地時,通過同伴的提示和大家的討論,碰撞出新的思維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