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伴我成長——讓教師感受職業快樂的策略
我是一塊雨花石,只有沉在水中, 才能顯露本色;我是一顆小沙礫,只有在河蚌中孕育,才能珠圓玉潤;
我是一束煙花,只有在夜空中綻放,才能絢麗奪目;
我是一個愛做夢的女孩,只有在幼兒園這方沃土上,才能美夢成真、感受快樂。
這是一位幼兒教師對職業的感情,她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追求,對職業的快樂與滿足。
隨著經濟社會性的發展,幼兒教師這種職業的生存空間與選擇空間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沖擊,教師的人生價值追求、工作態度和工作目標都在發生著變化。如何讓每一位教師都永遠擁有一顆快樂的童心,為孩子的成長奉獻自己的人生?這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這是大背景下的幼兒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向我們園長提出的新的挑戰。迎接挑戰是我們的態度,解決難題是我們的責任,讓每個老師在事業中成長,在童心世界獲得美麗與成功是我們的目標。這幾年我們采取了如下策略,打造一支快樂奉獻的名牌教師隊伍。
策略一 吹響追求人生價值的旋律
方法一是讓教師讀書。讀名著,讀好書。蘇堆姆林斯基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在談話。”我們對教師的要求是每年讀一本好書,幼兒園為每個教師送去了《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優秀教師魏書生》、《誰動了我的奶酪》和《一分鐘給你自己》。每個月一篇好文章,由班級推薦,大家共讀。幼兒園的親子閱覽室和老師資源室里有一萬多冊圖書,教師可隨時借閱。
二是學習時代人物,弘揚時代精神。
三是正視自我,永不滿足
剖析自己園的方方面面,用自己的弱勢去和其它幼兒園的優勢比,把其它幼兒園的優點放大,把自己的缺點放大,激勵教師認識自我,戰勝自我,超越自我。口號是革自己的命,告別過去,走向未來。
我們提出了三種精神:
不計報酬和個人得失的奉獻精神;
園榮我榮,園恥我恥的團隊精神;
終身學習,蠟燭不滅的學習精神。
策略二 聚集教師的專業成長
●鼓勵教師做研究型教師
這是教師角色的根本轉變。過去是聽別人研究,復制別人研究的成果,而現在是自己做研究,向別人推薦自己研究的成果。但這對教師來說,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的,需付出努力。
l、承擔課題研究
“十五”課題研究中,我國有省、市級5個課題,每個教師都是課題組成員,承擔著不同的研研任務,除此之外,我們把重點放在反思教育實踐的研究上。
2、研究幼兒,研究課程。
每開展一個主題活動,先由級部一級教研組進行框架討論研究,再由班級二級教研組細化研究,研究孩子的認知經驗底線幼兒的發展區,可能發現的新興趣點、知識點,活動中師幼要互動存有哪些障礙。研究內容對孩子有多大吸引力,涉及哪些領域,有哪些教育性,需要采取什么活動形式,包括哪些先進的、科學的教育觀念。
為了解放教師,我們允許方案復制,資源共享,但要有創新,有符合自己班幼兒個性化教育的特點。
●蠟燭不滅,做終身學習者。
首先我們鼓勵教師提高學歷層次,自學大專獎勵400元,大本600元;目標xx年,40歲以下全部要達到學前大本學歷。
其次擴展學習范圍,增學與時代同步的新知識、新技能,每個教師都通過山東省初、中級計算機的考試,通過全國計算機考試,學習了課件制作、管理網上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