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伴我成長——讓教師感受職業快樂的策略
為了外出便于幼兒開展音樂活動,全部教師學會了吉他彈奏,個別教師通過了公共英語三級考試。年齡大的40多歲。
最后是教育理論學習再提升。每一次教育改革,都是理論先行,對于目前影響中國幼兒教育的多理論。我們做過選擇,越接近我園教師專業水平的理論,越能在異國他鄉開花結果。我們利用中午時間組織教師持續學習有關《綱要》的指導文章,認真學習了有關意大利瑞吉歐的相關資料和國內專家的文章點評,提高了教師理論水平,擴大了幼兒教育的職業視野,為形成課程園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策略三 關注教師的快樂需要
1、關注教師的精神快樂
●營造具有人性化的環境
●贊賞激勵 巧做文章
每個幼兒園都有對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我園的考核是百分制,但我們把考核定位在幫助教師成長,不是扣除資金違背制度領導與教師一起發現,年底時把考核表全部返給教師,讓教師去審視自己在成長中的不足,然后園長逐個與教師面對面談話,拉家常,說成長。
2、關注教師的工作快樂
教師工作不快樂原因是多方面,其中在園工作壓力大、情緒緊張也會造成教師工作不快樂。
●分層管理 共同提高
由于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有差異,管理也不應該一刀切。如在活動設計中,我們有詳寫與略寫之分,有免檢與必檢之別。
●不寫無價值的文字材料
我們對教師的文字要求就有六種:
專業學習記錄、教育筆記、班級周計劃、集體與小組活動設計、活動區觀察記錄、記錄幼兒在課程中的問題與發現。且沒有數量的硬性規定,隨機安排時間大家分享。
復制方案、教學資源共享,又解放了老師許多精力與時間,教師身上沒有太多無效的繩索,身心放松,工作就會感受到快樂。
3、關注教師的生活快樂
生活快樂與工作快樂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互相影響,在讓教師努力工作的同進,關注教師的生活需要,也成了園長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
●走出去放松
●把雙休日還給教師
●兒童為
童心伴我成長——讓教師感受職業快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