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數學活動《我和朋友比高矮》
今天,我們開展了數學活動《我和朋友比高矮》。活動一開始,小朋友猜高矮的時候,只根據上面的部分進行比較,他們對頭露的高的就認為是高的,頭露出矮的就認為是低的。對怎樣進行比較高矮完全用目測的方法進行。經過了猜的活動,幼兒感受到了比較高矮一定要用方法。比較高矮的方法演示讓幼兒的知識和能力進了一步。在通過請5位小朋友比高矮的活動中,幼兒學到的方法得到了驗證,所以在操作活動中90%以上的幼兒都正確地完成。只是作業(yè)的要求和活動計劃中的有些不同,是請幼兒給高的送紅花或五角星,小朋友的操作興趣很高。找朋友的活動也都能積極地參與。高矮和高低這兩個名詞幼兒一開始總是很混淆,所以一開始,老師請幼兒猜高矮時的語言用詞一定要準確,要把高和矮說清楚。這對于幼兒辨別高矮很有幫助。活動中的猜高矮和比高矮、找朋友的游戲十分適合中班幼兒,一開始他們能在活動中感受猜的樂趣,同時對進行比較高矮的方法學習有了一定的鋪墊,使幼兒主動地學習構建知識,請幼兒與同伴一起比高矮的活動,讓幼兒在快樂的合作活動中把學習到的方法進行了運用與體驗。通過了前面的活動經驗,所以幼兒在操作活動中都能主動的參與,特別是當我說:“給高的上面畫一朵小紅花,獎給它。”潘吉軒就表示:“我們還可以獎給高的紅蘋果或五角星呀!”所以我讓小朋友先找到高的,然后自己畫上一個喜歡的圖案獎給它。小朋友們非常興奮,作業(yè)中畫出的圖案都不一樣。可見,小朋友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