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活動《10元小超市》反思
在這里記錄的是一次數學活動。活動的名稱是《10元小超市》主要目的是讓孩子學習用錢換去相應數量的物品,同時感知數字與物體個數的關系。活動一開始,我把孩子分成兩組,一組幼兒當營業員,一組幼兒當顧客。然后我布置任務:請營業員布置商店:文具店,并請顧客制作錢,一角錢當印模印制一元錢,每人制作10枚。商品價格我請營業員自己商量決定,一般規定一樣商品一元~八元,顧客花完10枚一元錢,買回商品。
孩子們分頭行動:營業員們忙起來了,他們將各個店張羅起來了,顧客們也緊張地制作著硬幣。馬上商店也正常營業起來了,部分顧客成功地買到了商品。我了解后發現是他們的商品價格太高了,書和毛筆店價格比較高,他們的單價為4元,很少有孩子去買。書店的營業員任正馬上降價,最后書被買地差不多了。而小予和阿慧的毛筆總共只賣出了兩只。
看孩子買地差不多了,我請花完10元錢的孩子回到位置上,并點數自己的商品的數量。部分商店開始清理;顒咏Y束前幼兒相互交流了自己的商品。
本次活動有點類似于創游活動,那么在創游的基礎上進行,使得孩子扮演地角色井然有序。整個活動進行地比較流暢,我在活動前也詳細地分析了活動可能會出現的狀況,根據教案也做了一些調整,但是還是出現了許多問題。邊制作邊賣的商店的人手的分工問題是沒有設想到的,所以許多孩子掙搶起“賣”的角色,還有孩子掙搶收錢的工作,一家店里在比誰的錢收地多,出現了混亂。發現情況后,我也進行了調整,請了負責人,總算讓活動進行下來了。但是馬上有出現了新情況因為價格的高低,出現了幾家商店比較冷清的場面。任正的降價雖然使他的“生意”好了,可是我們在最后的清算上出現了同樣的錢買來的同樣東西數量不一樣的結果。原本想請孩子點在點數并一一報價的活動只好改成只點數,比比誰買的商品多了。
孩子們很喜歡這個活動,我也打算在平時的活動里繼續開展使用錢來換物,并一步一步把錢分為一元、五元等不同的面值。讓孩子們嘗試著付錢、找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