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活動《梯形》的反思
對于梯形,大多數孩子都對它有著感性的認識。這節課我結合幼兒的這種感性認識,設計了復習正方形、長方形特征找圖形、剪圖形等環節。讓幼兒通過比較的方法認識梯形,了解其特征。整節課由復習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引出課題,通過復習,我發現很多小朋友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有點淡忘,通過這樣的復習,相信更能鞏固小朋友對梯形的特征。接著我又穿插了游戲“找圖形”,在找圖形的過程中,讓幼兒把梯形和其他圖形分開來,這樣能讓小朋友對梯形有一個感性認識。我覺得采用比較的方法更能讓小朋友知道梯形與長方形的不同,我讓小朋友把梯形和長方形重疊起來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認識梯形的一些特征。
給了更好地鞏固梯形的特征,我又增加了剪梯形這一環節,讓幼兒拿一張圖形紙把它剪剪,讓它變成梯形。我提供給幼兒的是一張長方形。我發現在第一課時安排這樣的環節,對小朋友來說有一定難度。因為小朋友既要考慮梯形的特征,又要將紙剪得工整。很多小朋友在剪梯形剪得不是很到位,而且還浪費了很多時間。建議這樣的環節以后可以放在數學區或課后鞏固。
總體上認為,數學活動是非常嚴謹的活動,老師在活動中思維應該相當清晰。而且提問要簡介,對于梯形特征的概括更要簡介明了。我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做的還不夠好,語言有些啰嗦。另外,我發現有個別小朋友對梯形的特征還是有些模糊不清,可以在數學區投放一些梯形及正方形、長方形,讓小朋友進行進一步的區分。因為下一個活動就是提醒和其他圖形的轉換,如果小朋友的概念模糊不清,下一個教學活動他們會更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