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活動《奇妙的鹽》課后反思
本次活動我拿到的題目是科學領域的中目標: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于是我根據指南中對小班孩子的要求:1、對感興趣的食物能仔細觀察,發現其明顯特征。2、能戀情多種感官或動作去探索物體,關注動作所產生的結果。因此我結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征并根據《指南》中的要求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奇妙的鹽》,本次活動我主要是想通過實驗來了解鹽水能使物體浮起來的現象,同時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難點是孩子能自主探索發現。
本次活動我共設計了四個環節:1、激發興趣。2、幼兒實驗。3、幼兒再次實驗(這個是重點部分)驗證鹽水能使物體浮起來的現象。4、拓展延伸。活動結束后我發現了本次活動中的很多不足之處,很多老師也給了我些很好的建議。
1、活動的一開始部分引題中,我設置的一個番茄掉入水里的現象不夠科學,我設計的是兩個番茄同時掉進兩杯水中其中一杯水是鹽水,所以導致其中一顆番茄是浮起來的狀態,但孩子們不知道這是鹽水,老師也沒說,導致給了孩子一個錯誤的知識以為番茄掉入水中是會浮起來的,應該就簡單設計一個番茄掉入水中沉下去的狀態。
2、 孩子實驗前教師的師范太多,導致孩子沒有了探究欲望,教師已經把實驗結果的相關部分告知了孩子。在孩子實驗前我跟他們說有一個魔術粉可以讓這個番茄浮起來,我就示范把鹽倒入水中出現了番茄浮起來的現象,雖然沒有告訴這是鹽但事后想想已經把實驗結果呈現在孩子面前的,要是這個發現讓孩子們自己去操作自己去探究發現那應該更有意義。可能我是事先課前考慮孩子要是沒有教師的示范可能不會自己操作,所以就變成了教師過多的示范操作。
3、在活動的材料的準備上需要配班和阿姨一起幫忙才能完成,因為我設計的第一個實驗是倒入糖看看會不會浮起來,這個實驗結束后需要阿姨和配班老師一起幫忙把水換掉,再把糖換成鹽,有些費事費時,可以想想在材料的準備上怎樣可以既不用阿姨老師幫忙也能讓孩子自己操作的方式。這還需要我仔細思考。
雖然整個活動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在選材上還是比較吸引小班孩子的,孩子們都比較感興趣,特別是在操作中很喜歡玩,在第二次實驗中當番茄浮起來的時候孩子都特別興奮都特別高興,通過自己的操作讓番茄浮起來了感到特有成功感,同時也發現了鹽水能使物體浮起來的現象。達到了本次活動的重點。
通過本次活動我也認識到科學活動中的每個環節設計都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而且是要讓孩子自己去操作自己去探究發現現象,了解科學現象。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在玩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