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活動《阿嚏》課后反思(精選2篇)
健康活動《阿嚏》課后反思 篇1
拿到這個健康課題,腦子里想到的就是一個人感冒的情景,那么該怎么和孩子們一起討論這個話題呢?
腦子里梳理了幾個問題,帶著一盒餐巾紙,走進了課堂。
孩子們見我來上課,很開心的樣子。
一個孩子搶著說:“ 吳老師,他們說你不來上課了。”
雖然我叫不出他的名字,但我聽懂了他話中的意思,他是盼著我來上課的,不禁有些欣喜,于是,趁勢與他們談話:“我怎么會不來呢?我總盼著來給你們上課呢。只是有時候,我事情比較多才不能來上課,只要我有時間的話,肯定會來上課的。”“我可喜歡來給你們上課呢,因為我喜歡看你們亮亮的眼睛,喜歡看你們舉手回答問題的樣子。”
呵呵,將談話活動中需要傾聽的要求滲透進了溫馨的、看似很隨意的談話中了,而且這種肯定的說法孩子們應該是最喜歡的,我下意識地看到那個喜歡插嘴的小男生將身體坐直了些,竊喜!
坐在鋼琴凳子上,很輕松、隨意的拉家長式的話氣,輕輕咳了聲,和孩子們說:“唉呀,這幾天我感冒了。”(我的確感冒了呢)一句話馬上激起孩子們的感受,好幾個孩子“咳”了起來,我馬上提問:“原來感冒了會咳嗽呢,感冒了還有什么感覺啊?”孩子們馬上舉手回答:“頭疼”“咳嗽”“流鼻涕”“吐得不能吃飯,只能躺在床上,讓我媽 媽喂。”(這是坐在最后面一直高高舉手的那個小男孩兒說的話,看來他對感覺有深刻的體會)我回應他們:“是的,感覺了真難受。”
第二個問題提出:“那么感冒了該怎么辦呢?”孩子們感冒后的經驗肯定是非常多的,因此,決定讓他們和小組的人互相說一說。走近孩子們,聽他們的交流,孩子們說了許多:“感冒了要吃藥”“感冒了要打針,還要做皮試”(這是我沒想到的,孩子們想到了)“感冒了要輸水”我故意說“輸水啊,我可怕呢。”一個孩子馬上接過來“我不怕,醫生幫我弄一個盒子綁在手上,就沒關系了。”“是的,我的兒子生病輸水時醫生也是這么做的。”我積極地給予回應,孩子們感覺很自在、自豪。討論到一定時間后,我用數數倒計時的方法讓孩子們停下來,孩子們開始交流了,又生發出一個經驗:“打針的時候會打在手臂上。”接過孩子們的球,讓他們說一說為什么打針會打在手臂上呢?一般生病了打針都是在屁股上打針的,孩子們告訴我:“打預防針的時候就打在手臂上。”我稍作了一個統計,怕打針的舉手、不怕打針的舉手,大部分孩子是勇敢的不怕打針的,于是,表揚了一下不怕打針的孩子。
第三個問題:“感冒這么難受,我們怎樣預防感冒呢?”孩子們談了不少:要運動;要多吃蔬菜;要多吃水果……最后,我告訴他們一個秘密:我最喜歡的預防感冒的方法就是“運動”!
最后,和孩子們談了感冒了如何擦鼻涕的問題。教給孩子們擦鼻涕的方法,并且每人一張手紙讓孩子們擦鼻涕。
健康活動《阿嚏》課后反思 篇2
亮點:
1、目標定位較好,能體驗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第一研活動目標:比較偏向于語言領域的目標定位。
l運用不同的圖形表現動物的基本特征,增強有意記憶能力。
l發現故事不斷循環的線索,感受故事情境的幽默。
第二研活動目標:不僅有技能的體現,也有情感的體驗,并且突出活動的重點。
l運用同種圖形的不同形式進行組合,大膽表現動物的基本特征。
l感受故事情境的幽默,樂于畫畫、說說故事內容。
2、活動設計重點突出、環環相扣,從簡到難、過渡自然。
教師的提問與小結簡煉突出重點,并始終圍繞“同一種圖形的組合表現動物的基本特征”這一目標展開。活動以故事為主線貫穿功于整個活動中,以故事情節進行過渡十分自然。
3、教師以兒歌式的指導語將“抽象”變為“具象”,引導幼兒觀察與思考。
在教師示范環節中,公雞半圓形的身體描述為:“直直線下彎彎線,里面還有一個小半圓。”教師又以自編謎語讓幼兒邊看邊想接下來是誰出場了:“直直邊下尖尖角,尖尖角邊短短毛,直直邊上尖尖耳,一對眼睛細又長。”通過前期的鋪墊,在幼兒聽故事作畫中也起到了一定指導暗示作用。
4、抓住各環節的關鍵點,以層層遞進的觀察法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比如:教師在示范的同時提問:“蜘蛛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這個圖形有什么不同?”“公雞身上的半圓形除了大小不一樣,還有什么特點?”
不足:在評價交流環節中,教師的評價方法有待于進一步的思考。
我的建議:
1、教師的評價可以改為讓幼兒聽故事畫畫完成后,以自主觀察的方法進行“五角星”的評價。即選出自己認為最好的一張畫并貼上自己的五角星。隨后,集體評價五角星最多的那幅作品。這即能體現出幼兒為主體,又能突出評價的重點。
2、本次活動可以延伸至大班第一學期再次開展,重點是對于幼兒畫面的合理布局以及前后遮擋的關系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我的困惑:
在活動中,教師在提問與小結體現活動重點的同時,對幼兒繪畫過程中出現的細節問題是否要進行簡單的示范講解?還是作為后繼繪畫活動的依據?或者是前期經驗就應該解決掉的?
比如:通過第一研,我已經發現幼兒在繪畫蜘蛛的過程中,蜘蛛由于是向上看的,因此它彎彎的嘴應該是在蜘蛛臉的最上端向下彎的。可由于幼兒無前期經驗,都把它畫在了眼睛的下面并且是向上彎的,顯得十分不協調。
我的體會:
我享受著公開課給予我教育經驗與智慧的考驗,讓我在不斷的磨煉中不斷提升教學語言以及臨場應變的能力。